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43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丹东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2008年丹东沙尘暴监测站的ρ(PM10),ρ(PM2.5)和ρ(PM1)监测资料,探讨了丹东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由外来源经中长距离输送引发的沙尘中携带了大量的粗颗粒物,而细颗粒物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秋季居中;丹东粗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但粗颗粒物中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却非常高;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对能见度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92.
张喜旺  吴炳方 《生态环境》2010,26(6):1290-1294
基于TRMM降雨降雨资料时间序列数据和MODIS-NDVI16d合成产品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密云水库上游降雨与植被的耦合关系对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侵蚀将发生在降雨强度大,同时植被覆盖差的时段,而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植被的年内生长曲线形态与降雨的分布形态相似性较大,表明研究区的植被具有较好的保护水土能力;(2)研究区侵蚀主要发生在7—8月,而在1—3月以及11—12月几乎不会发生侵蚀;(3)研究区侵蚀的发生与植被覆盖有很紧密的联系,大部分的侵蚀发生在植被覆盖差的"其他"类内。研究方法可以清楚地了解研究区内降雨与植被的耦合关系及对侵蚀的影响,研究的结果将为在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段分析侵蚀状况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3.
The consequenc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concern. The 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PAHs significantly impact phase distribution causing limited bioavailability. Enhanced biodegradation has been extensively carried out by surfactants and the redeployment effect was recognized. However,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solids was rarely reported. A batch of biphasic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introducing Mycobacterium vanbaalenii PYR-1 and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CD) into a mixture of phenanthrene solution and various glass beads (GB37-63, GB105-125, and GB350-500).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HPCD had little effect on microbial growth and was not degradable by bacterium. A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biodegradation process. The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kd (1.234, 0.726 and 0.448 L·g−1)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k (0 mmol·L−1: 0.055, 0.094, and 0.112; 20 mmol·L−1: 0.126, 0.141, and 0.156; 40 mmol·L−1: 0.141, 0.156 and 0.184 d−1) were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alculated total surface area (TSA) of solids, respectively. Degradation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HPCD, and the enhancing factor f was calculated (20 mmol·L−1: 15.16, 40.01, and 145.5; 40 mmol·L−1: 13.29, 37.97, and 138.4), indicating that the impact of solids was significant for the enhancement of bio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9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低剂量-效应已成为生态毒理学界的研究热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接近或低于无可见不良效应浓度水平(NOAEL)时仍可诱发生物效应并存在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这对现行的动物繁殖和发育毒理学检测规程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此外,由于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呈低剂量长期暴露的特征,研究低剂量-效应对正确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5.
To understand how trust in supervisor translates into individual job performance, we hypothesize that trust in supervisor facilitate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meaningfulness, safety, and availability, which in turn predict individual job performance. We assert that each of the three mediating paths in our model represents a distinct mechanism by which trust in supervisor contributes to individual job performance. We test our hypotheses with 206 supervisor–subordinate dyads and find that trust in supervisor contributes to job performance through psychological avail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safety but not psychological meaningfulness. By examining thre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within the same frame, we provide a test that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uniqueness of the three pathways. Our findings suggest practical ways for managers to build trust with subordinates and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productive work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6.
齐珺  牛军峰  王丽莉 《环境科学》2008,29(1):212-218
基于遗传算法(GA)的因子筛选和支持向量机(SVM)的非线性回归,提出了1种改进的有机物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建模方法--遗传-支持向量机(GA-SVM),并将其用于38种食品工业常用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QSPR建模.结果显示,QSPR模型选取了分子量、Hansen极性、沸点、含氧率和含氢率5种参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平方和(SSE)、均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48、0,036和0.999,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同时,交叉验证的结果(SSE=0.295,RMSE=0.089,R2=0.995)也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因此,GA-SVM算法适用于对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PR建模.此外,将基于GA-SVM的QSPR模型分别与基于遗传-径向基神经网络(GA-RBFNN)和基于线性算法的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GA-SVM建立的QSPR模型无论从稳健性还是预测能力上都优于应用其它2种算法建立的模型,因此,GA-SVM算法比GA-RBFNN和线性算法更适合于对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进行QSPR建模.  相似文献   
97.
选择了江苏3个典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就区域GDP与污水排放的关系,动态分析区域的水环境保护成效.苏州市经济发达、外资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5.38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增长;南京市经济较为发达、国有大中型企业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3.71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降低;徐州市经济相对欠发达、以煤炭重工业为主,2005年人均GDP1.32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波动状.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和污水排放特点,苏州市水环境保护重点应同时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南京市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徐州市主要应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使各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8.
浅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是生命的源泉。文章从水资源的概念入手,阐明了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笔者从水资源污染防治,保护政策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流,立足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约束机制,从城市生态系统客观存在性、弹性与扩展性、递阶性及相对性等方面,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的特点,在建立承载机制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承载机制的定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区际生态环境关系是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区域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与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紧密相关而又相互区别的新型关系。对区际生态环境关系这一环境科学论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初步探讨了区际生态环境关系的内涵、特征、主要内容和分类,以及区域环境合作与冲突等基本问题,着重提出了区际环境冲突的形式、成因与解决机制,试图从区域间环境的矛盾冲突这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区域环境问题,探索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矛盾的新途径。以江苏省为例,初步探讨了江苏省与周边省、市的环境矛盾冲突以及建立省际环境合作的机制与对策,认为江苏省位于长江和淮河等流域下游,周边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同时又是资源、能源的输入和消耗大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省际生态环境利益冲突将会进一步显现,因此应加强与其他省市的资源、环境合作,以解决日益严峻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