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41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566篇
基础理论   228篇
污染及防治   189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In groundwater, used for drinking water supply in the greater industrial area of Thessaloniki, in Northern Greec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arsenic exceeded the WHO provisional guideline value and the EU maximum contaminant level (MCL) of 10 μg/L.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arsenic was in the range between 4–130 μg/L, whereas the median value was 36 μg/L an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46 μg/L. Nine out of the eleven wells contained total arsenic at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10 μg/L and it should be stressed that 6 of them contain arsenic at concentrations between 10 (new MCL) and 50 μg/L (previous MCL). The examined groundwaters were found to contain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manganese and phosphate. Arsenic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H, indicating the possible effect of pH on arsenic mobilisation. These findings emerge the problem of contamination from arsenic, since, according to the EU directive 98/83, al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should have achieved compliance with the new limits by 12/2003, implying that the situation requires urgent remedial action.  相似文献   
992.
Leachate and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Gazipur landfill-site and its adjacent area to study the possible impact of leachate percolation on groundwater quality. Concentration of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heavy metal (Cd, Cr, Cu, Fe, Ni, Pb and Zn) and microbiological parameters (total coliform (TC) and faecal coliform (FC)) were determined in groundwater and leachate samples. The moderat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l, NO 3, SO2− 4, NH+ 4, Phenol, Fe, Zn and COD in groundwater, likely indicate that groundwater quality is being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eachate percolation. Further they proved to be as tracers for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The effect of depth and distance of the well from the pollution sourc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presence of TC and FC in groundwater warns for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thus renders the associated aquifer unreliable for domestic water supply and other uses. Although some remedial measures are suggested to reduce further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via leachate percolat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and for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waste in Delhi.  相似文献   
993.
地热水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我国地热水的分布,理化性状和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地热水对环境和人群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卫生学研究,结果表明地热点周围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群健康的远期影响也不容忽视。并提出了今后地热水开发中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原水中碳源,实现生活污水与富含硝酸盐的工业废水同步脱氮,采用2个SBR和1个UASB串联,处理低C/N生活污水和硝酸盐废水,分别启动内源反硝化反应器(ED-SBR)、半短程硝化反应器(PN-SBR)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MX-UASB),考察各反应器处理性能,并探讨生活污水与硝酸盐废水同步脱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某城市湖泊中磷的循环特征及富营养化发生潜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周启星  俞洁  陈剑  林海芳 《环境科学》2004,25(5):138-142
通过对浙江省临海市东湖水体磷元素的输入与输出途径与通量、磷元素在湖泊环境中的循环特征以及磷循环对水温上升的响应分析,并基于对该水体从2000年开始隔年进行各参数的观测,表明2000年以来磷输入年平均增量为0.007~0.009mg/L,水中叶绿素a平均年增0.14~0.56μg/L,透明度年平均下降0.38~0.49m,溶解氧年平均下降0.21~0.71mg/L.并依此建立了反映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潜势的这些主要代表性参数与湖水中总磷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可以通过从磷物质单因子的变化预测所引起的其它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判断湖泊的营养状态,从而为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提高湖泊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2株海洋石油降解细菌的降解能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邵宗泽  许晔  马迎飞  郭庆 《环境科学》2004,25(5):133-137
为实施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治理,从厦门储油码头油污水中分离得到了2株石油降解菌.它们能够在以柴油、萘或芘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适应于海洋环境的温度、pH和盐度.它们对萘都有很强的降解能力,3d内降解率可达87.53%和84.01%;7 d内对芘降解率分别为8.35%、5.37%.经16S rDNA同源性分析表明2菌株之间及其与施氏假单胞菌的同源性皆为99%;Biolog生化鉴定也表明它们为不同的菌株.通过兼并PCR扩增,序列分析发现2种菌编码完全相同的萘双加氧酶基因,该基因与其它假单胞菌的萘双加氧酶大亚基有98%同源性.  相似文献   
997.
某市岩溶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赋存于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中的岩溶水是某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每天供水量约为35×104t.2000年11月地下水监测资料表明,南郊水源地的岩溶水已受到了四氯化碳污染.污染源为一农药厂,该厂位于七里沟水源地补给区的山坡上,生产农药时用四氯化碳做溶剂.该厂生产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浓度从281 0μg·L-1到2584 3μg·L-1.到2001年5月,水源地中53口水井中发现了四氯化碳,污染面积达17 5km2,井水中四氯化碳浓度最高达3909 2μg·L-1.根据四氯化碳浓度,污染区可以被划分为3个亚区:污染源附近亚区(初始最大浓度为3909 2μg·L-1,2003年4月最大浓度1891 5μg·L-1),集中抽水排泄区污染亚区(初始最高浓度195 5μg·L-1,2003年4月最大浓度504 5μg·L-1)和中间污染相对较轻的过渡区(一般20~200μg·L-1).过去3a间64口水井水质资料监测表明,岩溶含水层中四氯化碳含量受降雨、承压水位和含水层深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控制.由于四氯化碳为一种微溶于水的比水重的非水相有机物(DNAPL),它主要沿含水层底部运移,因此比较浅的水井(深度<150m)中四氯化碳含量比较低,而在深度较大的水井(深度>150m)中则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8.
华北地区天气型对区域大气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分析了2000—2001年采暖期重污染天气型演变、垂直温湿层结结构及区域污染特征。区域性重污染背景为各类重污染天气型相继影响的复合系统,其中有各类天气型组成的污染物传输、汇聚和区域污染同步累积系统。华北平原区域性同步污染现象受制于高空持续稳定的西风及低空各类稳定的天气型配置。各地同一时期污染指数的差异与排放源群结构及输送汇聚天气型移动和演变影响有关。区域性重污染温湿层结多为喇叭口状(沙尘型污染除外)。   相似文献   
999.
海南岛东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岛东部陆架29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u、Cr、As、Pb、Zn和Cd)进行了含量测试及分布特征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Igeo)、富集因子(EF)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趋势较为相似,呈现出由陆向海略微减小的趋势.6种重金属元素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但Pb和As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以上地壳和海南岛近岸未受污染沉积物为背景值的Igeo和EF值排序有所不同.研究区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平均值排序为Cd> As> Cu> Pb> Cr> Zn,Cu、Cr、Pb和Zn等4种重金属为轻微潜在生态危害,As和Cd在个别站位达到了中等潜在生态危害水平.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绝大多数站位处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邻近万泉河、陵水河和三亚河河口.  相似文献   
1000.
研制了无公害清洗剂,该剂为弱碱性水基清洗剂,不含强酸,强碱,磷,铝等有害成分,能有效地清洗任何硬表面的油污,对人,畜基本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