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生物对铀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榕树叶、啤酒酵母菌、大肠杆菌在不同pH值、吸附时间t和不同初始浓度的铀下吸附的规律,进行了实验室吸附模拟实验,绘制出吸附等温线,并由吸附等温线Freundlich曲线求出相应参数。初步对榕树叶、啤酒酵母菌、大肠杆菌对铀的吸附能力进行评价:大肠杆菌对铀酰离子吸附强度强于啤酒酵母菌和榕树叶的吸附强度;而榕树叶的吸附强度优于啤酒酵母菌铀酰离子的吸附强度。  相似文献   
222.
将抗性库蚊解毒酶酯酶B1基因片段引入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A中,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在IPTG诱导下,经过8h,酯酶B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融合高效表达。重组质粒pThioHisA-B1表达的酯酶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酯酶B1活性,能高效降解酯酶的特异性底物α-乙酸萘酯(α-NA)和β-乙酸萘酯(β-NA),将工程菌固定化后,固定化细胞在3h内对1000mg/L的甲基对硫磷降解率>65%。  相似文献   
223.
不同生物反应器中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处理阿特拉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复合生物反应器中,考察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处理阿特拉津去除效果,并对基因工程菌浓度和降解基因atzA基因丰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COD和氨氮的生物去除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后,COD及氨氮的去除效率得到恢复.MB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复合生物反应器.基...  相似文献   
224.
阳光消毒法是一种简单、实用性强和无能耗的消毒方法,利用太阳的紫外光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特别适用于偏远和贫困地区。文章介绍了SOD IS法的操作,以及影响SOD IS法灭活效果的UV-A光照剂量、气候和天气状况、原水的浊度、容器的材质和形状、原水溶氧量及微生物的类型等因素,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偏远地区的家庭饮用水消毒灭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5.
3种常用除草剂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曦  廖汉鹏  崔鹏  白玉丹  刘晨  文畅  周顺桂 《环境科学》2021,42(5):2550-2557
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已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非抗生素类化学物质也能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然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是否对细菌耐药性产生影响却鲜见报道.本文以模式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为研究对象,探究3种常用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对E.coli DH5α耐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环境浓度暴露下,除草剂处理可以改变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能力,其中不同除草剂对细菌耐药性影响效果为:草甘膦 > 麦草畏 > 草铵膦.除草剂暴露30 d后,大肠杆菌突变菌株同时增强了对四环素、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能力,其中链霉素的最小抑制浓度提高19.8倍.全基因组测序发现,除草剂可以诱导膜蛋白(ompFpapC)、菌毛蛋白(yraH)和核糖体(rpsL)等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因突变,从而增强其耐药能力.以上结果表明除草剂通过增加染色体基因突变增强细菌耐药能力,从而促进耐药基因在环境中传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26.
报道了从一株有较高半纤维素酶活性的Bacilussp.BT7克隆内切木聚糖酶基因的结果.以大肠杆菌XL1blue为宿主菌,采用水解圈检测法,在含有RBB木聚糖(4氧甲基D葡萄糖苷D木聚糖Remazol亮蓝R)的平板上分离到能水解RBB木聚糖的阳性克隆3个,对它们进行的限制酶作图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它们属于3种不同的内切木聚糖酶基因  相似文献   
227.
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 (MST) methods need to be rapid, inexpensive and accurate. Unfortunately, many MST methods provide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that is difficult to interpret by the regulators who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make decis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classification tree analysis to interpret the results of a MST method based on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profiles of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and to present results in a format readily interpretable by water quality managers. Raw sewage E. coli isolates and animal E. coli isolates from cow, dog, gull, and horse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FAME profiles collected.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s determined with 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 resulted in an overall low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61%. A higher overall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85% was obtained when the animal isolates were pooled together and compared to the raw sewage isolates. Bootstrap aggregation or adaptive resampling and combining of the FAME profile data increased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s substantially. Other MST methods may be better suited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different fecal sources but classification tree analysis has enabled us to distinguish raw sewage from animal E. coli isolates, which previously had not been possible with other multivariate method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相似文献   
228.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阿特拉津降解基因工程菌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刘春  黄霞  王慧 《环境科学》2006,27(7):1439-1443
通过转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对阿特拉津降解基因工程菌进行标记.转化后,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内表达情况良好.在含抗生素的LB培养基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LB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在细胞生长的稳定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停滞期和对数生长期.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转化和表达,不会对基因工程菌原有的降解能力产生影响,而且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和降解活性存在接近线形的正相关关系.荧光蛋白标记细胞投加到反应器活性污泥中,会以2种状态存在:游离态和附着态,而且初期游离态细胞的数量大于附着态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229.
用标准菌株对比了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及快速纸片法,监测分析了分组环境水样中的大肠菌群。结果表明,酶底物法操作快速、简单、结果稳定、无二次污染,能满足水质监测和应急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