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329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土壤铜形态及有机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概述了土壤铜的形态区分,影响铜形态分配的因素,有机物质对土壤铜形态与活性的影响,以及有机物质改良铜污染土壤的效果。指出了有机物质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是可行的方法,但有关机理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介绍了区域岩屑地球化学异常Ⅲ级检查方法,并从单元素异常、多元素组合异常、岩层元素丰度及背景分布理论、元素点异常概率、特殊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区域化探异常进行综合解释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实测表明,在鄱阳湖沉积物各地球化学相中,铜主要赋存于有机相和水合铁锰氧化物相中。沉积物中各地球化学相的含量是金属离子在沉积物中分布的控制因子之一。 本研究通过模拟沉积物对Cu~(2+)的吸附实验求得了一定条件(pH、T℃)下模拟沉积物各相的条件平衡常数,并应用S.M.Oakley、Davies-Colley等所提出的经简化的分配模型,预测了铜在沉积物各地球化学相中的分配,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灰家堡金矿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和现状,本文开展了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风险筛选值为标准,灰家堡金矿田大部分区域土壤As和Cu环境地球化学等级高(三级、四级和五级),其它重金属元素(Cd、Cr、Hg、Ni、Pb、Zn)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低(一级和二级)。高土壤Cu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三级)的区域与已知的构造、地层和深部隐伏Au矿体均无空间关系。土壤中Cu的来源主要受地层背景含量的控制。高土壤As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的区域主要沿背斜轴和断裂呈带状分布,并与深部矿体相对应,但与已有矿山生产活动区无空间关系。灰家堡金矿田高As环境地球化学等级的土壤与Au的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5.
高原封闭、半封闭型湖泊是气候和环境演化的敏感指示器,其沉积物记录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高原湖泊沉积记录在恢复和重塑各种短时间尺度(千年、百年、十年)的气候和环境演化序列上,具有其它自然历史记录无法替代的优势,尤其在揭示近代环境污染历史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洱海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相的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了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即:流域侵蚀作用、大气沉降作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早期成岩作用。同时,结合沉积物柱芯210PBex计年结果,本文初步评价了洱海150多年来的重金属污染历史:1958年以来.因为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增加.洱海湖区大气污染日趋严重;1982年后,由于西洱河水电站的建成运行和湖区植被的破坏,流域侵蚀作用显著加强,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最新的遥感油气勘查,结合已有的油气地质和油气地球化学资料,对藏北地区油气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地区油气资源总量为40~60亿t左右。勘查重点放在羌塘地区的西北部,尤其是地球化学异常低值区具有大型推覆体构造的复合部位,最有希望找到亿吨以上整装油气田。  相似文献   
107.
IntroductionInsomespecialgeomorphic,geological,lithogeochemicalandhydrogeochemicalenvironment,thegroundwaterandsoilinsomeareas?..  相似文献   
108.
北京东郊污灌区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的小尺度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岩溶山区表土中^7Be、^137Cs、^226Ra和^228Ra地球化学相分配的实验研究表明,4种核素绝大部分存在于Fe-Mn氧化物,有机质及残渣相中。它们在表土的迁移过程中具微粒迁移性,能较好地随土粒般运,可作为土粒侵蚀或沉积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09.
四川黄龙沟天然水中的深源CO_2与大规模的钙华沉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有大规模钙华沉积的四川黄龙沟中,使用化学成分数据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区钙华沉积的地表溪流水质基本上受到两种水混合的制约,即断层泉水和山区的融雪(冰)水。泉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经由断层提供的CO2,结果高浓度的溶解CO2使得其溶解的碳酸盐岩比普通的岩溶泉溶解的碳酸盐岩高得多,同时也导致硅酸盐岩的溶解。黄龙沟中上游的泉水相对于方解石接近于平衡。溶解无机碳(DIC)的浓度和它们的δ13C值是大约由c=0.02mol·L1δ13C=-3‰的CO2(aq)与含有δ13C=+3‰的碳酸盐岩在封闭系统条件下反应的结果。估计这些CO2中约有70%来自上地幔。所有泉水的水化学数据均落在高岭石稳定域内,但对Na长石和Ca长石具有侵蚀性。由于这些长石矿物的溶解速率太慢,所以水中的化学成分远离长石稳定域。地表溪流的DIC种类之间达到同位素平衡,在不同观测点发现的δ13CDIC变化主要是由于从水中释放出的CO2的程度不同引起的。水样的δ18O值与其采集点的海拔高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区的地表溪流的氧同位素组成受到蒸发的制约。在流经钙华沉积物的地表溪流中白天和夜晚的水化学及pH的日变化表明生物作用促进了碳酸盐的沉积,尽管作用不显著。据估计研究区碳酸钙的日沉积速率是4778kg·km2,即约1mm·a1。  相似文献   
110.
刘国范 《地球与环境》2003,31(4):95-101
在1∶500000区域化探扫面的基础上,结合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筛选出Hs 19号异常,进行1∶100000水系沉积物及1∶10000岩石测量,再经地质工程验证,最终圈定了清水泉铜金铂钯矿床。新疆阿尔金地区铜金铂钯贵金属找矿的实践证明,重视区域化探异常的筛选,进行系统的异常查证,选择最佳异常区进行地质追踪和工程揭露等,能有效缩短勘查周期及节省勘查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