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安全科学   26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713篇
基础理论   35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238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阐述综放工作面微气候的特点,即综采工作面的温度、湿度、煤尘等普遍偏高的情况。指出微气候的各个指标对于工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利用人因学原理分析了综放工作面温度、湿度、风速和煤尘对于工作操作可靠性影响的机理;强调要将综放工作面微气候中的温度、湿度、煤尘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针对不同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改善井下综采工作面微气候,提高工人操作可靠性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Monitoring Ecosystems in the Sierra Nevada: The Conceptual Model Found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nitoring at large geographic scales requir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ponents and processes of an ecosystem and the human activities that affect them. We created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is centered on ecosystem processes, considers humans as part of ecosystems, and serves as a framework for selecting attributes for monitoring ecosystems in the Sierra Nevada. The model has three levels: 1) an ecosystem model that identifies five spheres (Atmosphere, Bi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 Sociocultural), 2) sphere models that identify key ecosystem processes (e.g., photosynthesis), and 3) key process models that identify the "essential elements"that are required for the process to operate (e.g., solar radiation), the human activities ("affectors") that have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lements (e.g., air pollu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of affectors acting on essential elements (e.g., change in primary productivity). We discuss use of the model to select attributes that best reflect the operation and integrity of the ecosystem processes. Model details can be viewed on the web at http://www.r5.fs.fed.us/sncf/spam_report/index.htm(Appendix section).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某电子垃圾拆解地大气中PM10及其典型污染物含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采用主动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大气样品,分析ρ(PM10)及其所携带的ρ(PCBs),ρ(Cd)和ρ(Cu),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PM10携带的污染物对研究区居住用地及工商业用地方式下人体的致癌及非致癌风险,分析模型参数对风险评估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采样期间研究区ρ(PM10)日均值为0.05~0.32 mg/m3,14个样本均超过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ρ(PM10)一级日均标准值(0.05 mg/m3);大气PM10中的ρ(PCBs)为8 971.5~17 197.6 pg/m3,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ρ(Cd)和ρ(Cu)分别为2.7~18.3和127.8~1 218.0 ng/m3;ρ(PCBs),ρ(Cd)和ρ(Cu)最高值出现位置均为附近新近出现焚烧行为的YLY(玉露杨)采样点.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居住用地方式下PM10中污染物引起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10-6),绝大部分由Cd引起;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污染物特征、成人个体及行为参数对致癌风险影响最大,儿童行为及污染物特征参数对非致癌风险影响最大;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时,参数须尽量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以降低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4.
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系统采集了东莞市118个农业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进行砷含量分析,研究了土壤和蔬菜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研究发现,东莞市农业土壤砷含量变化范围0.40~28.87mg/kg,平均值12.95mg/kg,远高于东莞市背景值,其中62%的样品砷含量超过国家一级标准限定值,砷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3.28%,变异程度较大。东莞市各区域土壤砷空间分布不均匀,土壤砷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如下:西部平原区环境保护区中部过渡区东南丘陵区。土壤砷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化石燃料燃烧、农药、化肥(磷肥)等工农业活动的输入也不容忽视。东莞市蔬菜砷含量超标比较严重,蔬菜砷对东莞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95.
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碳足迹分析方法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碳足迹分析是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揭示不同对象的碳排放过程,具体衡量某种产品全生命周期或某种活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碳排放量,为探索合理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碳足迹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重点介绍了碳足迹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案例。其中碳足迹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过程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应用案例主要从不同尺度的碳足迹研究与特定产业/部门的碳足迹分析来阐述。最后,针对当前碳足迹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从碳足迹的概念内涵、计算方法、研究尺度及研究内容等四个方面对碳足迹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碳足迹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装修中有机物污染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一些有机物无色无味令人难以察觉,不易监测,但其对人体的危害却非常可怕。家装中有机物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的生态服务消费与生态债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正在耗尽自然生态资本,危及未来繁荣。1980—2005年,尽管生物生产力提高途径使中国人均生物承载力倍增至1.15 ghm2,但由于社会经济代谢对生态服务需求的强烈增长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人均生态债务持续扩大,2005年达到1.02 ghm2。我们的生态足迹已经超出生物更新能力的89%。省份尺度上,中国85%以上的省份长期处于生态负债状态,目前仅海南、福建与西藏三省是生态盈余的。中国及其大多数省份的生态债务本质上属于软债务,主要系生态服务供需存在空间的、时间的以及组分结构的矛盾造成的。这部分债务可通过跨区贸易及跨时占用的途径得以缓解。土地资源赋存约束与经济旺盛增长耦合作用,致使生态信贷紧缩已成为中国的一个全国性挑战。在自然资本普遍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限制因子的背景下,中国全面推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扭转生态信贷紧缩,遏止生态衰退。  相似文献   
998.
沈阳城市CO_2通量的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涡动法测量的沈阳市CO2通量资料,利用KM模型(Kormann-Meixner method)分析了沈阳市2008年供暖期前后CO2通量足迹及不同区域的贡献.同时,探讨了影响CO2通量的因子,并重点分析了交通和供暖对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暖对城市CO2体积分数有显著影响,较非供暖时期平均增加了102.54×10-6,CO2通量平均增加了10.74μmol.m-.2s-1.风向与源区也会显著影响CO2体积分数.CO2通量贡献率受风向、供暖、下垫面类型、交通和人口密集度等因素的影响.供暖期间住宅区的CO2通量贡献率夜晚大于白天,交通区的CO2通量贡献率白天大于夜晚.供暖期间交通区在白天和夜晚的单位面积CO2通量贡献率分别为住宅区的6.0和4.2倍.  相似文献   
999.
为寻找适合欠发达地区山地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途径。文章通过对南江县人居环境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人居环境的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比较后加以分析总结,从而找到了一些促进此类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5·12大地震这一特殊的灾害对人类体适能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人类抗灾体适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认为人类抗灾体适能是人类在经历灾害时,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具体指个体维持自身与灾害发生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理环境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健康,减少灾害损失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