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3 毫秒
31.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with support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the National Oceanograph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evalu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an effects-based (critical loads) approach to atmospheric pollutant regulation and abatement. The rationale used to develop three of the six steps in a flexible assessment framework (Strickland and others, 1992) is presented along with a discussion of a variety of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and their ramifications. The rationale propos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an explicit statemen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resource that is considered valuable (assessment end point) because: (1) individual ecosystem components may be more or less sensitive to deposition, (2)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indicators of ecosystem condition that can be objectively measured and that reflect changes in the quality of the assessment end point, and (3) acceptable status (i.e., value of indicator and quality of assessment end point at critical load) must be defined. The rationale also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defining the assessment regions and subregions to improve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icator response to deposition. Subregional definition can be based on a variety of criteria, including informed judgment or quantitative procedures. It also depends on the geographic scale at which exposure and effects models are accurate and on data availability, resolution, and quality. The research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has been fund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his document has been prepared at the EP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oratory in Corvallis, Oregon, through contract #68-C8-0006 with ManTech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c., and Interagency Agreement #1824-B014-A7 with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at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managed by Martin Marietta Energy Systems, Inc., under Contract DE-AC05-84OR21400 with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ivision Publication No. 3903. It has been subjected to the agency’s peer and administrative review and approved for publication. Mention of trade names or commercial products does not constitute endorsement or recommendation for use.  相似文献   
32.
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原隶属于惠阳市,2003年惠城区行政区划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惠阳撤市设区,水口镇划归惠城区管辖, 这样水口镇现执行的基准地价标准(原惠阳标准)需要更新.目前基准地价的评估方法有很多种,通过建立样点地价与土地定级网格单元总分值关系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来测算水口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论述了奶牛基地发展与红黄壤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奶牛基地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元统计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奶牛基地发展的因素及区域发展对策作了定量分析,并预测奶牛基地发展趋势,提出奶牛生产不同区域的红黄壤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这为合理开发利用红黄壤资源种草养奶牛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谈"动态对等"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原则是对翻译理论界的一大贡献.笔者在承认这个原则的同时,从它概念的几个关键词入手,指出这个概念中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认为它的理论基础不牢靠,并分析了它所忽视的翻译所涉及的几个要素,由此表明,翻译这种涉及到许多因素的复杂活动不能依靠一种理论来指导.  相似文献   
35.
总结分析了在林火扑救中指挥员应掌握了解的基本情况及扑火队员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6.
探讨了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布设大气监测点位时,应综合考虑开发区的功能区划分、区内产业分布及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情况;结合规划区内外现状及规划实施后重点污染源的位置及排放高度,根据区域污染气象条件,采用Gauss模式预测最大浓度落地点,并以此作为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布设依据.对某区域开发规划案例进行了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研究,通过实践,该布设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可以为区域大气环境预测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为优化区域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对规划后的污染源最大浓度落地点的监测,可以为单个项目的环境预测提供背景值,起到简化入区建设项目环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粉尘是燃煤发电厂重点防治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某燃煤发电厂2×330MW机组为例,调查和分析了燃煤发电厂中粉尘的种类、分布及防护设施,并对该燃煤电厂主要工种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讨论,提出皮带巡检工、灰库巡检工是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重点防护对象,而输煤皮带转载点、破碎机以及灰库卸灰操作位现场粉尘浓度超标严重,是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防治的重点工作场所。在对该燃煤电厂粉尘浓度超标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防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8.
针对地铁不同运行时段人群特征对疏散的影响,对每小时进入地铁站人数进行观测,将地铁运行时段分为高峰时段、平峰时段与低峰时段,并对各时段某一时刻列车到站数量进行记录。对不同运行时段的年龄、携带行李情况、速度等人群特征进行观测记录,根据各时段人群特征对地铁站进行Pathfinder疏散仿真建模。从疏散用时、拥堵点、人员疏散路径、出口利用率等方面对各运行时段人员疏散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高峰时段两列列车同时到站时,疏散拥堵现象明显,且两列列车到站与1列车到站两种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存在一定差异;平峰与低峰时段两列列车同时到站疏散拥堵点明显,出口利用率情况较为一致。最后,对提高地铁疏散效率提出几点建议措施:注重时段差异性的地铁疏散管理;增强拥堵点的疏散引导;缩短列车行车间隔。  相似文献   
39.
吕享宇 《环境工程》2010,28(1):88-90
结合铁矿洗选项目环评及运行的实际情况,探讨此类项目环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诸多环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对铁矿洗选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有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0.
王栋成  林国栋 《环境工程》2010,28(4):105-110
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有关规定,结合大气环评实践案例,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与探讨,提出等级划分原则性技术要点,进一步探讨了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在环评中的理解和执行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