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本文描述了涕灭威农药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中的残留、降解和归趋以及对生物的毒性。涕灭威是一种剧毒农药、在环境中虽能很快降解成亚砜,并能进一步降解成毒性更低的化合物,但它仍有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和对生物与人体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62.
五种农药对三唑酮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日茂  汤锋 《环境化学》1995,14(1):21-24
本文研究了氯氰菊酸,溴氰菊酯,多菌灵,γ-六六六及辛硫磷等五种农药对杀菌剂三唑酮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当三唑酮分别与这五种农药以等剂量混合光照后,三唑酮的光解速度加快1.44-2.42倍,表现了较强的光敏降解效应,其敏化光解效率我照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当三唑酮分别与这五种农药以2:1剂量比混合光照后,仅溴氰菊酯.多菌灵表现敏化降解效应,而氯氰菊酯,γ-六六六及辛硫磷则显示光猝灭降解效应,五种农药对三唑  相似文献   
163.
农药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CODCr>10 0 0 0mg L) ,可生化性差 (氯苯农药废水BOD5 CODCr=0 .0 3 ,对邻硝基氯苯农药废水BOD5 CODCr=0 .0 5 )。采用微电解和Fenton试剂氧化两种物化手段对菊酯、氯苯和对邻硝氯苯 3种废水按比例配制而成的综合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 ,结果表明 :在废水pH为 2— 2 .5时 ,经微电解处理后 ,BOD5 CODCr比值在 0 .45以上 ,可生化性提高 ;Fenton试剂对综合农药废水CODCr去除率为 60 %左右 ,色度去除率接近 10 0 %  相似文献   
164.
针对有机氯农药废水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采用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对其预处理以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未经处理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及经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后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分别进入厌氧反应器,在进水pH为6.8~7.2,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有机物容积负荷为1.41~3.19kgCOD/m^2.d时,3种废水的出水B/C值分别为0.35、0.41和0.42;出水COD分别为1280、1050和659mg/L;出水色度分别为50倍(灰白)、20倍(灰白)和20倍(灰白)。从运行稳定、经济的角度,选择混凝一厌氧组合作为该农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提出采用单位表面面积生物膜底物降解速率LW作为厌氧膨胀床反应器的设计指标,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为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5.
从农药厂阿特拉津生产车间污泥中分离出菌种AT菌,进行了系列降解实验.不同温度的降解实验表明,在4~20℃的实验温度范围内,AT菌能够降解代谢污染质,并随温度的升高,降解能力增强.20℃时降解率为38.84%;AT菌在外加氮源、碳源及以阿特拉津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等条件时对农药污染质阿特拉津均具有降解能力,且在以阿特拉津为惟一氮源(外加碳源)条件下的降解效果最好,此时的降解率为30.39%.  相似文献   
166.
提出了一种新的TiO2/Ge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物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GeO2复合膜、pH=6.7、过氧化氢(H2O2)浓度为400 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有机废水通过该反应器处理后,其COD值降为57mg/L。能使有机污染物全部降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7.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模拟有机磷农药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验通过臭氧氧化法来降解模拟废水中的有机磷农药,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试验研究了在废水中加入2种自制的催化剂对降解结果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的量。结果表明,只用臭氧处理的情况下1周后有机磷的去除率为78.03%;在催化剂A存在下,去除率可达93.85%;在催化剂B存在下,去除率可达为88.35%。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法对此类污水: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尤其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处理效果更好,在室温和中性介质中均属于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68.
综述了农药生产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和资源化技术 ,认为在处理废水的同时 ,应尽可能地回收和利用废水中有用物质 ;同时 ,要合理采用综合处理技术 ,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9.
In this study, preliminary tests were conducted aiming to validate the use of ceramic porous cup for collecting soil water samples and monitoring pesticides contents, as usually made for nitrates. Interactions between porous cup and pesticides were examined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three herbicides (atrazine, isoproturon, 2,4-D) and one insecticide (carbofur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eramic was not inert for pesticides : as much as 80% of the applied pesticide could be retained during the flowing of the first tenth milliliters of solution. Interactions were attributed to sorption and “screening” of molecules by the porous walls and were related to the ionic character of pesticides. However, retention was not irreversible, since pesticides were quickly released by rinsing with distilled water.

After these tests, porous ceramic cup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suitable samplers for pesticide determinations in soil solution, contingent on gaining further informations about soil - porous cup - pesticid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70.
单甲脒农药对大豆—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单甲脒农药(DMAH)对大豆-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除CK外,5个设置浓度[(DMAH)/mL·L-1]0.25、0.5、2.5、5.0、25均对大豆虫害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其中>2.5时可防治大豆多种虫害;大豆对DMAH稀释液的pH值反应敏感,高浓度处理的叶片因酸度大而出现药害;推荐浓度[(DMAH)=0.25mL·L-1],对植株的生长和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使总生物量及产量分别增加20%左右,且籽粒中农药无残留,土壤农药残留量也小;当处理pH值<5时会对叶片有伤害.生理功能被抑制,总生物量及产量都不如CK;DMAH在植物器官及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留量.其中叶残留量大于籽粒及土壤.可以认为,低浓度DMAH处理不会对植物-土壤系统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