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73篇
综合类   532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98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小东 《地球与环境》2005,33(Z1):84-86
采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区域滑坡灾害调查,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满足了大面积综合调查和灾害体高分辨率局部调查的要求。本文从滑坡灾害监测的角度,阐述了遥感多源多时相融合技术中的一些典型方法及其在滑坡调查中的应用,以期在区域滑坡灾害调查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以神府矿区为例,选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气象等生态环境与统计数据指标,利用RS和GIS技术构建生态系统服务遥感测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区2005-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探究神府矿区不同开采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5年、2010年、2015年研究区的总生态系统服务分别为1.598×1010元、1.905×1010元、2.134×1010元,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水土保持价值比例最大,草地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耕地、草地生态系统为该地区贡献了最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分布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开采强度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增长变化较为相似,煤炭开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未显著下降,整体较为平稳。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驱动分析表明在近年来相对改善的气候环境与人工修复共同作用下,神府矿区生态系统服务未发生明显的缩减。此类半干旱生态脆弱矿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适宜通过主动的“保护性开发”以及“人工诱导+自然修复”为主的方式,避免大范围与高强度的水土扰动型治理,通过适度的人为干预保证与维持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研究成果不但揭示高强度煤矿开采下的生态环境变化,也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做了定量评估;同时,为将来的矿区重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水域悬浮固体含量的遥感定量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李京 《环境科学学报》1986,6(2):166-173
该文提出了反射率与悬浮固体含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式——负指数关系式,并确定了其与经验公式的关系。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式精度高于原有公式的精度,是目前遥感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最佳公式。将该式应用于杭州湾水域悬浮固体含量调查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4.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资料能有效地监测珠江水质污染状况,在监测水环境质量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快速,全面,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5.
RS、GIS在内陆湖泊水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的综合应用在许多研究领域广泛推广并日渐成熟 ,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 RS、GIS相结合 ,综合应用于内陆湖泊水质的监测和分析 ,充分体现了其快速、经济、高效的强大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一般监测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主要讨论了 RS、GIS的特点及在内陆湖泊监测和分析中的优势所在。最后提出了此领域的发展方向展望  相似文献   
26.
/ The valleys of European piedmonts constitute changing narrow corridors within which water, matter, nutrients, energy, and species flow. The dispersion patterns of these flow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disturbed since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hus, western European valleys have been changed into complex mosaics by implementation of socioeconomical programs. In order to define future actions allowing the preservation of this "ecocomplex" (Blandin and Lamotte 1988), it is necessary to gather precise in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dynamics. Hence, the study of the European river valleys must be based upon two major steps: (1)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landscape with suitabl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llowing us to map the complex mosaic of narrow corridors; and (2) the analysis of tempo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atterns since the first engineering works that have transformed the braided channel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efficiency of the addition of two techniques is highlighted: (1) the "wavelet merging method" from multispectral and panchromatic SPOT images for the floodplain land-cover mapping, and (2) the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rom old maps and archive document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umulative impacts of engineering works on landscape diversity.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 a particularly complex case study is chosen: the Arc/Isere confluence (downstream from Albertville, Savoie, France). Remote sensing, field survey, and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allowed us to distinguish two types of spatial units: (1) the "functional sets" characterized by independent state factors (edaphic, hydrological, and topographic) and supporting a limited number of vegetation types (spontaneous or cultivated), and (2) the functional unit (= ecotope), which corresponds to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vegetation type/functional set.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Floodplains; Vegetation; Land use; Remote sensing;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Mapping; Merging methods; Human impacts; Alps; Isere river; France  相似文献   
27.
EOS-MODIS资料在陕西大雾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树誉 《灾害学》2003,18(2):23-26
通过对MODIS资料通道光谱特性的分析,探索了适于大雾监测的通道组合和量化判识指标,并对2002年12月陕西发生的几次大雾天气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此外对陕西大雾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8.
浙江城镇空间扩展与经济发展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飞速发展。城镇规模迅速扩大。但有关全省城镇建成区扩展面积的具体数量和扩展速度的客观数据还很缺乏。利用多时相的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数据。采用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对1998~2001年浙江省城镇时空扩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和2001年浙江省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为977.85km^2和1499.06km^。3年内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了521.21km^2,年增长速率达15.31%。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扩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气象卫星遥感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居为民  孙涵 《灾害学》1996,11(4):25-29
本文根据NOAA极轨气象卫星AVHRR资料计算生成植被指数相对距平图用于旱情监测,并在江苏省1994年特大干旱中进行了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30.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了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结合早期地形图和实地调查数据,利用3个时相的TM遥感图片,计算出1959年、1989年、1996年、2002年4个时相的红树林面积分别为3213.8hm^2、1657.8hm^2、2018.8hm^2和1552.6hm^2。在过去的近50年里,有近50%的天然红树林被毁掉,红树林湿地被转换为经济林种植田、水产养殖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自1980年成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以来,红树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1989年到1996年图像对比上红树林面积增加了361.0hm^2。近年来,旅游业的开发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2002年,红树林面积相对于1996年减少了566.2hm^2。此外,红树林斑块的空间格局和树种的构成发生了变化,红树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明显减弱。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建立高水平的管理研究队伍,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综合管理红树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