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879篇
安全科学   200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1527篇
基础理论   277篇
污染及防治   201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氯气和光气爆燃事故源强估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建立化学品泄漏的气体排放、液体排放、两相排放模式和爆炸燃烧的火球和气爆,蒸气云爆炸及绝热扩散和池蒸发扩展等模式的基础上,估计分析了氯气和光气爆燃事故源强,即爆炸能量及碎片抛射、冲击波、热辐射和毒云等后果影响  相似文献   
52.
双室火灾烟气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1/2缩尺建筑模型中,取双室-走廊结构,以标准木垛为火源,对建筑火灾的初始阶段进行了实验模拟。着重研究了火灾初期的烟气特性及其变化,包括烟气温度及烟气中CO_2气体和炭颗粒浓度。本文目的在于在探索和发展中等尺寸火灾实验模拟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定性地确定火源功率对烟气特性的影响,并积累一定的实验数据,为建筑火灾的分析和模化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53.
工业企业事故性泄漏扩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业企业的泄漏扩散模型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对各模型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工业企业的事故后果模拟评价中所采用泄漏扩散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应用PG扩散模型研究物质泄漏的扩散模式,结合某企业的物质扩散算例说明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为工业企业的事故后果模拟评价以及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硝酸甲胺反应过程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反应量热仪(RC1e)对硝酸溶液与一甲胺溶液在反应过程中的热安定性进行初步研究,分别测试不同反应温度、加料速度和初始硝酸浓度下反应的放热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中和过程反应迅速,在室温就能进行;与反应温度、加料速度相比,起始硝酸浓度对反应安全性影响最大,且硝酸浓度越高,反应的速度和反应的完全程度也越高。实验还表明:RC1e是研究反应过程中热安定性情况的有效工具,能通过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体现反应速率,所得结果对硝酸甲胺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56.
城郊旅游的潜在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郊区已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合肥市对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后,正着手大力开发城郊旅游.为了使合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城郊旅游潜在的市场特征,得出其城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巨大;在分析外来旅游者及市民的城郊旅游意向基础上探讨了合肥城郊旅游产品开发,认为新城郊区旅游功能可定位为水上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最后提出合肥城郊旅游科学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7.
目前,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掩埋法、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通过自然界或添加的微生物的化学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进入自然的循环过程。论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农业、包装业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refrigerators containing CFC-11 blown isolation foam and the amount of CFC-11 banked in these refrigerators. By using a Weibull-based survival function, the number of CFC-11 containing and still-functioning refrigerators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1.6 million in 2013 in Turke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CFC-11 in the isolation foam of these refrigerators, polyurethane (PU) foam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 refrigerator manufactured in 1993 and the quantity of CFC-11 was analyzed by a GC-M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113–195 mg CFC-11/g PU remains in the PU foam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such as door, sides, top and bottom. Knowing that a mid-sized refrigerator contains 4 kg PU on average, the total amount of PU foam to be disposed of is 6344 tons when the CFC-11 containing refrigerators in Turkey become obsolete in the near future. Furthermore, 717–1237 tons of CFC-11 are expected to be banked in the PU foam of these refrigerators which will exert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ozone depleting potential (ODP). In addition, the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will vary between 3.4 and 5.9 million tons of CO2.  相似文献   
59.
大气CO2浓度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环境问题。为了解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在典型半干旱区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以春小麦“定西24号”为供试品种,开展了CO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试验设对照(390μmol·mol?1)、480μmol·mol?1和570μmol·mol?1等3个CO2浓度(摩尔分数)梯度。结果表明:在对照和增加CO2浓度条件下,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表现为斜“V”字型曲线;叶水势日变化呈现反抛物线曲线走向,在中午后出现水势曲线拐点。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表现为开花期最大,乳熟期最小。而蒸腾速率表现为开花期最大,拔节期最小,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孕穗期最大,乳熟期最小。随着CO2浓度升高,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势提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与对照大气CO2浓度相比,在480μmol·mol?1浓度和570μmol·mol?1浓度下,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提高了14.68%和28.20%,气孔导度平均降低了15.29%和24.83%,胞间CO2浓度平均提高了10.38%和26.15%,蒸腾速率平均减小了6.63%和12.41%,WUE平均增加了22.9%和46.9%。随着CO2浓度升高,蒸腾失水减少,叶片水势不断增加,从而增强了春小麦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研究结果为我国半干旱区春小麦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敏感性及适应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0.
Controlled release nanoformulations of carbendazim (Methyl 1H-benzimidazol-2-ylcarbamate), a systemic fungicide,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laboratory synthesized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s)-based functionalized amphiphilic copolymers.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carbendazim from developed controlled release (CR) formulations was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50% Wettable Powder (WP). Further, the bioefficacy evaluation of developed formulations was done against plant pathogenic fungi Rhizoctonia solani by the poison food technique method. The release of maximum amount of carbendazim from developed formulations was dependent o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EGs and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molecular weights. The range of carbendazim release was found to be between 10th to 35th day as compared to commercial formulation which was up to 7th day. The diffusion exponent (n value) of carbendazim in water ranged from 0.37 to 0.52 in the tested formulations. The half-release (t1/2) values ranged between 9.47 and 24.20 days, and the period of optimum availability (POA) of carbendazim ranged from 9.15 to 26.63 days. Also, ED50 values of the developed formulations vary from 0.40 to 0.74 mg L?1. These formulations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release of carbendazim to achieve disease control for the desired period depending on the matrix of the polymer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