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12篇
综合类   344篇
基础理论   21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对抚仙湖流域城镇生活污染、城镇径流污染及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北京市近几年来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其变化趋势,对北京市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建设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最后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北京市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三丁基锡,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对生物体以及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本文综述了三丁基锡对软体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京津冀地区主要排放源减排对PM2.5污染改善贡献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选取2012年1月和7月作为冬夏两季代表时段,利用CMAQ/2D-VBS模型分析了冬夏两季京津冀地区主要排放源减排30%对改善区域PM_(2.5)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工业源对PM_(2.5)污染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民用源,但工业源单位减排量贡献低于民用源,交通源和电厂源的整体贡献和单位减排量贡献均较小.工业部门内贡献最大的为钢铁冶金行业,其次是水泥、工业锅炉、炼焦、石灰砖瓦和化工行业.与各部门各物种排放量的比较反映出各排放源贡献大小与其一次PM_(2.5)排放水平高度相关.因京津冀地区冬季NO_x减排对PM_(2.5)形成的促进作用,以及冬季较弱的大气垂直扩散作用,各排放源夏季减排比冬季普遍更有效,交通源、电厂源以及工业源中的水泥、工业锅炉和石灰砖瓦行业夏季减排效果相比冬季优势明显.民用源由于采暖季排放较高而冬季贡献更明显,农业源因秸秆开放燃烧量大,冬季单位减排量贡献十分显著.从同等幅度减排考虑,应将工业源作为控制重点,优先控制其一次PM_(2.5)排放,在部门内进一步重点控制钢铁冶金行业的NO_x和SO_2排放、水泥行业的夏季NO_x排放以及炼焦行业的SO_2和NMVOC排放.民用源排放应着重在冬季采暖期控制.  相似文献   
75.
为探索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新的求解方法,根据有限的实测数据,分别应用免疫进化优化算法和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对河流水质模型计算公式中的多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得到的计算公式用于国内外若干河流的河段中DO浓度值的拟合,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免疫进化优化算法或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优化得到的水质模型参数精度不仅较高,而且相对稳定,从而为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提出了PWM控制技术在电网电压畸变情况下对电网中滤波电流进行连续动态补偿。建立了PWM控制的逆变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有效补偿谐波电流。  相似文献   
77.
The overgrowing of meadow-bog communities by shrubs and trees (age 5–40 years, crown closure 0.4–0.9) leads to a decrease in incident illumination. As a consequence, juvenile and generative plants disappear from D. incarnata population loci, their average ecological density decreases, and the loci enter the state of regression. The digging activity of wild boars disrupts phytocenotically closed groups of longirhizomatous herbs, thereby creat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seed reproduction of D. incarnata. The species begins to form population loci with a complete ontogenetic spectrum and high ecological density, eventually restoring the normal (definitive) popula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7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user wayfinding navigationa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wo navigational support designs (guide sign and you-are-here map, i.e., YAH), wayfinding strategies (egocentric/route and allocentric/survey), task difficulty (terrestrial/2D or weightless/3D), and gender differences. Eighty participants (40 males and 40 females) were recruited for the wayfinding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 the weightless VR scene, navigation time for the terrestrial/2D task typ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for the weightless/3D task type. The guide sign support wa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YAH map support. Moreov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upport style and gender difference indicated that males exhibit better wayfinding performance than females, but that appropriate support can improve navigational performance and eliminate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dition, the Way-Finding Strategy Scal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fe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adopt the egocentric strategy while 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adopt the allocentric strategy, and that their scor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avigational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face designs of navigational support system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gender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3D VR games, including VR diving or flying navigational systems.  相似文献   
79.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与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同样引人关注。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库区百万移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基于区域经济理论,运用SWOT方法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库区经济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因素的客观分析,结果发现,特色生态农业、沿江旅游、物流业将成为库区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与民生相关的移民安稳致富、城乡统筹发展等政策则成为库区经济战略的重要选择。旨在进一步整合库区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为库区制定具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0.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传统进水/曝气和改良型分段进水的交替缺氧-好氧(A/O)2种运行模式对CAST工艺的快速启动及脱氮除磷性能稳定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进水/曝气运行模式下,系统达到最佳营养物去除性能所需启动时间30 d,稳定运行阶段TN平均去除80.66%,磷的去除率维持在66.30%左右;采用改良型交替运行模式,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仅需18 d,系统稳定运行时TN平均去除81.36%,磷去除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出水磷浓度在0.3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GB8978-2002)。研究还发现,传统运行模式下,由低温引起的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导致系统污泥严重流失,反应器几乎丧失污染物去除性能;而低温对交替运行模式下的反应器除磷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总氮去除则因氨氮不完全硝化而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