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1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493篇
安全科学   499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518篇
综合类   1127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299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2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矿井井筒提升设备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典的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罐笼绕流的二维RNGκ-ε湍流模型,分析其初始边界条件,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FLUENT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罐笼运行时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得出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罐笼运行期间,由于空间受限而引发活塞效应,井筒内压力发生瞬态变化,造成通风系统的压力波动,导致气流运动的动态改变,对通风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地铁车站突发客流疏运能力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针对车站OB应对亚运会期间大规模突发客流疏导问题,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不同车站设计方案,包括车站一岛一侧站台设计和一岛站台设计及不同通道设计时的最大疏运能力。计算考虑了车站建筑结构、出入口、闸机口和边门、楼扶梯等通道的数量及通过能力、站台面的容纳能力、列车的装载量、售检票方式、行车交路组织等诸多因素。通过对影响客流疏导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能力核算,分别得到了两种站台形式设计方案时的最大疏运能力的理论值。研究结论将有利于解决该车站应对亚运会期间大规模突发客流疏导问题,同时理论分析方法可为其他类似的车站能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抽出式通风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对掘进工作面通风过程中粉尘浓度进行数值模拟,总结抽出式通风掘进巷道中粉尘浓度的沿程分布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特种胶塑复合管的抗张强度计算和生产实践,证明了矿用充填管路采用胶塑复合管是可行的。为矿用充填管以胶塑复合管替代铁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ABSTRACT: Historical flow record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gulatory low flows that serve a key function in setting discharge permit limits through the 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nationwide mechanism for protecting water quality. Use of historical records creates an implicit connection between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The longer the record, the more likely the low flow estimate will be based on a broad set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d thus provides adequate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Unfortunately, a long record often is not available at a specific location.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the variability of biologically based and hydr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estimates at 176 sites from the Hydro‐Climatic Data Network, a collection of stream gages identified by the USGS as relatively free of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Results show that a record of 10 to 20 years is necessary for satisfactory estimates of regulatory low flows. Although 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a bi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from a record of less than 10 years, these estimates are highly uncertain and incorporate a bias that undermines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76.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泥石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泥石流评价中的应用, 指出了在进行模糊评判的时候,评判因子的选取以及隶属函数的构造应具体结合泥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并应用此方法对西南某拟建水电站坝址附近泥石流沟危险性做出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7.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选取一次(可能)最大冲出物方量、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泥沙补给段长度比7个因子为泥石流沟谷危险度划分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对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确定作了分析和阐述,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上游积石峡水电站库区16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度划分.  相似文献   
78.
陕西佛坪、宁陕"6.9"山地自然灾害考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6月9日,陕西南部佛坪、宁陕等地因特大暴雨引发了极其强烈的泥石流、山洪等山地自然灾害.本文考察研究了这次泥石流、山洪等山地自然灾害产生的条件,分布与活动特点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四川汶川茶园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2003年8月9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泥石流造成了1人死亡,10人失踪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泥石流是由于短历时高强度的大雨激发而形成的.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0.8m/s,泥石流洪峰流量为999m3/s,冲出物方量约为5万m3.茶园沟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的密度为2.18 g/cm3,含水量为10.7%,空隙率为28%,塑性界限和流性界限分别为18.8%和32.5%,一遇大雨或较长时间的降雨就极易形成泥石流.茶园沟属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中度危险的泥石流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主要是由于受灾对象,即易损性的特性所决定的.茶园沟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措施,一是要实行封山育林,停止开矿弃渣;二是要提高公路桥梁的防洪标准,合理布局水利水电设施.  相似文献   
80.
用于煤矿安全切割的前混合磨料射流加速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混合磨料射流具有切割各种材料无火花、所需设备压力低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井下安全切割的功能。笔者根据建立的磨料粒子运动方程,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匀速流场内粒子路程函数以及用数值分析法求解出粒子在喷嘴内的速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的数值计算,磨料最主要的加速过程是在收缩段内完成,磨料粒子从喷嘴喷出时已能高达水流速度的95 %以上,磨料粒子在离开喷嘴在射流的核心段内仍将继续得到加速;同时发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喷嘴的收缩段应适当长些,喷嘴圆柱段长度为喷嘴出口直径的2 .5~3.0倍最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