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27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409篇
基础理论   10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1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中国现代城镇化发育的能源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是现代社会财富积累的中心。矿物燃料为主的一次能源不仅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也是现代城镇化发育的基本动力来源。随着城镇化发育不断走向成熟,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日趋强烈。这种消费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方面,而且更体现在质量提高方面。世界和中国的实践均证明了这一点。所不同者,在产业发展政策和能源消费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现代城镇化发育的能源消费表现出明显的不尽人意:第一,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甚至进入21世纪以来也是如此;第二,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缓慢、特别是进入国家城镇化快速发育阶段后的表现更是如此;第三,能源产出效率提高有限,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如此能源消费特征,对中国城镇化的持续发育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建议加快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和提高城镇能源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介绍了用平衡气球探测法研究遂宁市大英县席家沟地区大气扩散参数及结果,并与国标推荐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单个或任意多个人因差错影响下构件截面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的分析讨论,推导出在理想已知条件下的数学解析求解公式;在考虑人因差错对结构参数影响程度的空间离散化后,得出了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以一个单筋梁的正截面为例进行了失效概率计算和人因差错影响程度分析.在目前人因差错的发生及其影响规律的研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数学模型的现实条件下,该方法对人因差错影响下构件截面失效概率的分析计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In the framework of dynamic morphology theory, the centers of gravity and geometric centers of projection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the bodies of more than 182 forms of invertebrates, and these data have been used to distinguish four types of dynamic body shape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specific dynamic types of body shape are characteristic of individual taxa. In addition, there are a group of “transformers,” which may assume any dynamic type of shape, and a group of invertebrates with one predominant dynamic type.  相似文献   
86.
1/f噪声,由于其能够反映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参数,其研究受到重视。本文首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1/f噪声源两种较为成熟的理论:迁移率涨落模型和载流子涨落模型,最后介绍了几个1/f噪声与半导体器件参数漂移相关的实例。  相似文献   
87.
以型钢高强混凝土(SRHSC)梁为研究对象,结合SRHSC梁受力机理及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是评价梁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将损伤前后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之比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之比的均值作为自变量,给出了SRHSC梁损伤表征函数,并借助"预定损伤法",揭示了主要设计参数对SRHSC梁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将为建立地震激励下SRHSC框架结构楼层损伤模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8.
大气颗粒物中类腐殖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腐殖酸(HULI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云、雾、雨水和大气气溶胶颗粒中的大分子有机物.HULIS既可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直接影响大气热平衡,又能参与云凝结核的形成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加之其重要的环境和健康效应,近年来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类腐殖酸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HULIS的分离、提取和分析方法,HULIS的主要理化性质、浓度和季节变化,以及HULIS的来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9.
Mixing of combustible dust and oxidant is one of five essential prerequisites in the dust explosion pentagon, requiring that particles originally in mutual contact within the deposits be separated and suspended in the air. However, dust dispersion never proceeds with 100% efficiency, with inevitable particle agglomeration, and an inherent trend toward settling out of suspension. Dispersibility is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ease of dispersion of a dust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particulate matter to remain airborne once a dust cloud has been formed. Pioneers made contributions to classify dust dispersibility by introducing dustiness group (DG), dustability index (DI), NIOSH dispersion chamber and in-situ particle size analysis. Issues remained including the difficulty in comparing results from different methods, as well as the availability of some high-tech testing apparatus.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quick and universal testing method to estimate the dispersion property of combustible dust. A new dispersibility classification was developed based on dimensionless numbers Hausner ratio and Archimedes number. Four dispersibility classes (DCs) were proposed from one to four, with a larger number meaning better dispersibility. Results for more than a dozen dust samples and mixtures thereof showed the new method is useful in dust explosion research. The consistency in classifying dust dispersion properties between the DC method and previous methods was good. Changes in DC well explained our earlier findings on suppressant enhanced explosion parameter (SEEP) phenomenon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in dust dispersibility. Hausner ratio and Archimedes number, as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can be quite advantageous to assess dust dispersibility, permitting a proper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explosible dust clouds.  相似文献   
90.
首先介绍了士兵系统在环境适应性、信息安全、作战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可靠性设计方法,可有效解决单兵多模块信息系统可靠性评估问题,大幅提升士兵信息系统的设计效率。同时以典型士兵信息系统为例,进行了士兵结构可靠性、电气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