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aerosol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were measured with the newly developed Wide-range Particle Spectrometer in summer and winter of 2006 at the urban site of Jinan City.Here repor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s of the different observation seasons.Relative high number concentrations for the particles in the diameter range of 10-500 nm were observed in both seasons.It was found that the dominant number distributed in particle diameter smaller than 100 nm and the percentage over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all air particles is much higher than what has been measured in other urban sites over the world.The number mean diameter in summer was much smaller than in winter,strongly suggesting the different origi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in different seasons.That is, particles in ultrafine mode mainly came from nucleation and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summer while from traffic emission in winter. The diurnal variation also supported this point.Number concentration in the diameter range of 10-200 nm got their peak values at noontime,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mixing ratio of SO_2 and the intensity of solar radiation in summer.While in winter,those in the same diameter range showed the main peaks during the traffic hours happened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相似文献   
62.
采用TSP大流量采样器对成都市东区进行连续采样,对该区域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情况以及其中的重金属铅、镉、铜、锰、砷、汞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东区总悬浮颗粒物的超标率达到37.5%,存在中度的大气污染;TSP中重金属元素平均浓度的大小顺序为:As>Mn>Pb>Hg>Cu>Cd;TSP中重金属的含量虽未超过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值,但随着人类活动及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其排放量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3.
不同交通状况下道路边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杨柳  吴烨  宋少洁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2,33(3):694-700
研究了不同交通状况下北京交通环境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污染特征.应用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粒径谱仪(SMPS)测定了2009年8月常规交通状况和2008年8月奥运交通状况下北四环道路边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分析了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逐时变化规律,目的为辨析交通流改变对交通环境中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常规交通状况下道路边超细颗粒物(10~100nm)和10~478 nm颗粒物总粒数浓度分别为(1.15±0.49)×104个.cm-3、(1.61±0.57)×104个.cm-3,奥运交通状况下分别下降到(0.55±0.14)×104个.cm-3、(1.21±0.24)×104个.cm-3,不同粒径段中超细颗粒物数浓度降幅最高,为52.2%.常规交通状况下道路边大气中颗粒物粒数浓度呈双峰分布,峰值粒径依次为22.5 nm和113.0 nm.奥运期间由于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黄标车禁行等措施的实施,22.5 nm处颗粒物数浓度峰值消失.粒径分布逐时变化显示,常规交通状况下00:00~04:00柴油车流量高峰、11:00~13:00高温强光照和17:00~20:00交通晚高峰这3个时段内超细颗粒物数浓度较高;而奥运期间受到交通流量下降、平均车速提高等因素影响,道路边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逐时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64.
杭州市超细微粒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FMPS(fast mobility particle sizer)对杭州市城区和城郊工业园区超细微粒的数浓度及粒径分布进行现场跟踪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超细微粒在5~500 nm内,主要呈对数双峰分布,峰值粒径多处在10~50 nm间.城郊工业园区的平均总数浓度最高,达4.11×104 cm-3,最高值出现在中午,而城区的峰值粒径区间整体右移,表明超细微粒污染较轻.超细微粒数浓度在上午和下午的上、下班期间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夜间浓度普遍降低,但偶有波动.部分工厂有夜间工作情况,故夜晚空气质量的下降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5.
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监测北京市冬季远郊区(密云)、交通道路(北四环)和生活区(清华大学)采样点的CO,NO,NO2,SO2等浓度,同时监测大气细颗粒物(FPs,粒径为0.1~2.5 μm)和超细颗粒物(UFPs,粒径<0.1 μm)的数浓度, 利用正交矩阵因子(PMF)法对FPs和UFPs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远郊区采样点共有4个影响因子, 其中主因子1,4可能与长距离运移有关, 主因子2可能来自1 km外的村庄生活排放, 主因子3为附近铁路机车排放;在交通道路采样点共有3个影响因子, 其中主因子1,3可能均来自机动车排放, 主因子2来自燃煤污染;在生活区采样点共有3个影响因子, 其中,主因子1可能与机动车排放有关, 主因子2,3可能均来自燃煤排放.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黑索金(RDX)粒度对某高能硝胺发射药(NP)常、高、低温燃烧性能的影响,在NP发射药配方的基础上,加入超细RDX和普通RDX,其平均粒径(D50)分别为6μm和40μm,制备得到新型高能硝胺发射药NPH.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对比分析NP和NPH发射药在常、高、低温条件下燃烧性能的变化规律.高能硝铵发射药中,R...  相似文献   
67.
李慧娟  徐爱玲  乔凤禄  蒋敏  宋琪 《环境科学》2021,42(6):3063-3073
植物叶表面颗粒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动态对近地表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冬青和女贞植物的新鲜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叶表面颗粒物与微生物微形态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植物叶际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冬青和女贞植物叶片颗粒物滞留量秋、冬季节高于春、夏两季,两种植物叶片更易滞留PM10和PM2.5,但冬青叶片的滞尘能力尤其是对粒径大于10 μm的颗粒物滞留效果高于女贞,城市主干道植物叶片滞尘能力高于文教区和城市公园植物,受地面扬尘和汽车尾气影响较大;另植物叶际微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叶片易滞留不同类型真菌、真菌孢子及菌丝体等,且两种植物因叶片革质更适宜菌丝体生长,此外女贞叶表皮还易镶嵌一种表面均匀褶皱的真菌孢子,微生物丰富度城市公园 > 城市主干道 > 文教区,湿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呈现积极影响;高通量测序下不同季节的冬青和女贞植物叶际细菌群落差异显著,春季植物叶际细菌丰度最高,夏季最低,两种植物叶际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菌门和优势菌纲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且同一功能区两种植物共用一个核心微生物群,另外受地面扬尘污染严重的城市主干道植物叶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其他两个功能区差异明显.本研究结果证明城市不同功能区典型绿化植物叶表面颗粒物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黄河高含沙量的特点,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颗粒物对氨氮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含量对水体的硝化速率存在着较显著的影响,颗粒物含量越高,硝化过程进行越快.其影响机制主要是:(1)水体颗粒物对氨氮存在吸附作用;(2)水体中颗粒物的含量影响体系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3)各种菌在固液两相生长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69.
热解法分离大气颗粒物中几种主要铵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了分离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的热解方法.在70℃的条件下,经过3h,硝酸铵和氯化铵就已基本挥发完全,而硫酸铵没有明显的损失.利用该方法,分离测定了一些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及相应的其它金属盐.实验表明,热解法对于分离表征大气颗粒物中的铵盐是简单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70.
以广东某典型铅锌矿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监测空气中颗粒物重金属浓度水平,并结合暴露量计算,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TSP浓度满足所属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但PM10浓度在个别监测点出现有单次超标现象,铅平均浓度符合年平均参照标准要求,镉平均浓度则超年平均参照标准要求;颗粒物重金属分析表明,该区域气象扩散条件较好,对照点中重金属含量与其他监控监测点的含量相当;靠近冶炼厂或铅锌矿的降尘重金属总量比远离的高,所以冶炼厂和铅锌矿对环境大气中重金属含量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暴露人群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但个别监测点则存在镉致癌风险警戒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