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642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ousehold consump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duce COL emission. Based on input-output model, this article calculated the intensity of CO2 emission of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and seven provinces in China, and then estimated total CO2 emission induced by urban household consumption from 1995 to 2004 in China based on statistic data of household living expendi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2 emission per capita induced by household consumption had increased from 1583 to 2498 kg CO2 during 1995-2004. The ratio of consumption-induced CO2 emission to total CO2 emission had risen from 19% to 30% in the past decade. Indirect CO2 emission accounted for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umption-induced emission, the ratio of indirect emission to consumption-induced emission had risen from 69% to 79%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sumption-induced CO2 emission across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and different regions has been observed. COs emission per capita of higher income groups and developed regions increased faster than that of lower income groups and developing regions. Changing lifestyle has driven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O2 emission. Especially, increases in private transport expenditure (for example, vehicle expenditure) and house building expenditure are key driving factors of growth in consumption-induced COL emission.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CO2 emission induced by change in lifestyle across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and provinces. It can be expected that lower income households and developing regions will increase consumption to improve their livings with income growth in the future, which may induce much more CO2 emission. A reasonable level of CO2 emission is necessary to satisfy human needs and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 but a noticeable fact is that CO2 emission per capita induced by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developed areas of China had reached a quite high level. Adjustment in lifestyle towards a low-carbon society is in urgent need.  相似文献   
72.
《绿色视野》2010,(11):33-36
碳汇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增加了我国的森林碳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要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吸收二氧化碳,抵减部分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减轻中国面对的国际减排压力,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3.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全球气温上升、极端气候频繁使得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2011年鄱阳湖流域遭受百年罕见的春夏连旱,温家宝总理亲自到鄱阳湖视察旱情指导抗旱。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鄱阳  相似文献   
74.
<正>人们在谈论温室气体时,会提到二氧化碳当量。那么,什么是二氧化碳当量呢?二氧化碳当量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又因为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  相似文献   
75.
池墨 《环境教育》2010,(3):56-56
<正>广州地铁出现的"不穿裤子"的本意,可能是让人们减少现代工业产品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过,在数九严冬不穿裤子,却让人感到莫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多种将CO2转化为化工产品的光催化还原体系,包括TiO2体系、金属修饰的TiO2体系、有机光敏化剂修饰的TiO2体系和其他光敏半导体材料体系.评述了不同光催化体系的特点及其催化性能.讨论了光源波长、反应温度、CO2压力和浓度、H2O和CO2摩尔比等实验条件对反应产物种类及其产量的影响,指出催化剂的活性、光源波长和...  相似文献   
77.
《四川环境》2010,29(3):146-146
低碳环保,英文是Low-carbon gree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巨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78.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6):66-66
江苏中科金龙股份公司与广州化学研究所联手,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开发成功新型二氧化碳共聚催化剂分离系统,得到了无色、催化剂含量低于10个μg/L量级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生产出各种聚氨酯材料,  相似文献   
79.
环丁砜-哌嗪溶液吸收烟道气中二氧化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研究环丁砜溶液及不同配比的环丁砜-PZ复合溶液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性能,揭示了吸收容量与酸碱度、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环丁砜-PZ复合溶液配比为0.4∶0.6时:吸收效果最佳,吸收量约为0.126 mol;再生温度最高,为105℃;再生率最高,为90.34%。同时与相同配比的MEA、DEA相比具有较大再生优势。实验结果还表明,环丁砜-PZ复合体系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0.
根据云南省能源消费量,计算了由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量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近1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省能源消费及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总量也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云南的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主体,其碳排放占总量的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