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4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566篇
安全科学   1209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257篇
综合类   1465篇
基础理论   151篇
污染及防治   309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根据工业园区污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采用CASS工艺和微絮凝过滤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该工业园区污水,污水单位投资为0.192万元/m3,吨水经营成本为0.45元/m3,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分析,出水稳定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配置等情况,为今后类似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2.
对采矿粉尘分布及扩散规律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但是模拟可以给出更加详尽的粉尘浓度、分布和扩散规律数据,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尘措施、选择除尘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3.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了亚硝氮、硝氮和氨氮在不同浓度水平下对中温厌氧颗粒污泥中厌氧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亚硝氮(360 mg·L-1,以N计)、硝氮(300 mg·L-1,以N计)和氨氮(3000 mg·L-1,以N计)使系统COD去除率分别下降至3.49%、10.85%和71.53%,并使污泥表面主要细菌由杆菌变为球状菌;亚硝氮和硝氮引起厌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含量下降,氨氮引起革兰氏阴性菌的含量下降;PLFA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随着亚硝氮和硝氮浓度的升高从1.12分别下降至0.96和1.03,氨氮对PLFA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04.
采用长纤维过滤器处理净水厂沉淀出水,详细检测了过滤液的主要水质参数。检测结果表明,长纤维过滤器对净水浊度、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细菌及大肠菌群均有较优的去除效果,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40%以上。研究表明长纤维过滤器在深度处理净水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905.
抛丸清理作业中产生的粉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危害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本文通过对粉尘的特性和危害分析,论述了抛丸清理过程中采用离心滤筒式除尘器治理粉尘技术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抛丸清理工序粉尘治理提供了经验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0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PO_4-BiVO_4复合光催化剂,运用XRD,SEM,UV-Vis 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BiPO_4与BiVO_4的摩尔比(磷钒比)为2∶8时BiPO_4-BiVO_4的光催化性能最优,光照180 min时对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5mg/L)的降解率达96.20%,反应速率常数为0.018 1 min-1,明显优于单纯BiPO_4和BiVO_4。表征结果显示:单斜相的BiPO_4与BiVO_4晶粒实现了复合生长,BiPO_4-BiVO_4(磷钒比2∶8)的晶粒粒径比单纯BiPO_4和BiVO_4小;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均具有较好的光响应,且其禁带宽度较BiPO_4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07.
秸秆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麦秆、向日葵秆和玉米秆低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仪器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热解温度、溶液p 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以及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各生物质炭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质炭均含有多孔的微晶炭,表面存在大量的活性-OH,-COOH等基团,对亚甲基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玉米秆炭、向日葵秆炭以及麦秆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分别为26.6,26.2,14.7 mg/g。  相似文献   
908.
针对空气中油雾的净化问题,对聚结纤维滤料的织物构造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将纤维细度为2μm和6.5μm的不锈钢(SS)纤维滤料及相对应纤维细度的玻璃(G)纤维滤料分别构成内含4个垂直引流通道的多层复合滤料,用气-液聚结过滤性能试验台进行对比测试,计算分析引流通道的构建对滤料捕集效率、阻力特性及品质因数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滤层内加插金属网隔片建立若干垂直引流通道对滤料阻力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其过滤性能有所改善。在相同条件下,含引流通道的滤料到达阻力稳态阶段需时更长,而且上升过程中瞬时阻力最多可降低30%~50%,品质因数可提高50%~70%。  相似文献   
909.
目的研究层涂法制备Pr~(3+):Y_2SiO_5/TiO_2复合薄膜的结构与可见光催化性能。方法分别以钛酸丁酯(TBOT)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TiO_2凝胶和Pr掺杂的Y_2SiO_5凝胶,以碳纤维为薄膜载体,并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Pr~(3+):Y_2SiO_5/TiO_2层涂薄膜,研究层涂法制备复合薄膜对复合薄膜结构、形貌以及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复合薄膜具有明显的分层界限,形貌较平整,有较少龟裂;复合薄膜性能受涂覆次序的影响较大。结论依次将Pr~(3+):Y_2SiO_5和TiO_2涂覆在碳纤维上的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可见光光照2 h,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到94%,其可见光催化效率高于TiO_2薄膜的59%。  相似文献   
910.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TM影像及2015年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类型的生态贡献率对亚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亚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为显著,其中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生产用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及林地生态用地的转化。计算得到亚喀斯特区域5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40 2、0.539 7、0.552 3、0.558 1和0.561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维持稳定,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致使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用地向林地、草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转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等的转化,但生态环境改善的趋势要大于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