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61.
研究了带有磺酸基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G-5和NG-10对水中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性能,并与不带磺酸基的CHA-111吸附树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G-5树脂对水溶液中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高于NG-10及CHA-111,这主要得益于树脂表面的磺酸基与对甲苯胺分子的氨基间形成的氢键作用,以及树脂的微孔作用机制.吸附等温线采用三参数多层吸附方程来拟合,相关性很好.对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NG-5和NG-10对于对甲苯胺的吸附为吸热过程,而且是自发进行的,吸附速率主要由颗粒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62.
人体颊黏膜细胞彗星实验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一种简便、直接检测环境诱变物对人体靶细胞遗传毒性的方法,笔者以甲醛作为染毒剂,对人体口腔颊黏膜细胞彗星实验的染毒时间、染毒温度和2种用于检测交联作用的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7 5μmol L甲醛37℃染毒30和60min后,DNA的断裂程度较染毒15min更大;而经该浓度甲醛在4,23和37℃下染毒30min后均可引起DNA的断裂,但37℃下染毒对DNA的断裂作用更大。在2种应用于检测交联作用的方案中,加大电泳条件的交联检测方案还可检测兼具交联和断裂效应的诱变物。   相似文献   
163.
水中痕量Cr(Ⅲ)和Cr(Ⅵ)交联壳聚糖吸附和DPCI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交联壳糖(CCTS)对Cr(Ⅵ)的吸附行为,建立了DPCI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Cr(Ⅵ)和Cr(Ⅲ)的新方法,在100-200mlpH=3溶液中,CCTS对Cr(Ⅵ)的吸附率为97%,用2ml0.1mol.L^-1NaOH定量解吸Cr(Ⅵ)富集倍数达50-100倍,本法用于水中痕量Cr(Ⅵ)和Cr(Ⅲ)的测定,回收率90%-105%,变异系数1.2%-4.8%,检出限0.015μg.L^-1探讨  相似文献   
164.
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德艳  蒋霞  谢长生 《环境化学》2006,25(6):748-751
以碳包铁作磁核,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研究磁性微球对Cu2 和Pb2 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磁性微球对Pb2 和Cu2 的吸附量分别为72.0mg·g-1和48.3mg·g-1,磁性微球具有不易流失,易再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5.
研究了NDA-66新型超高交联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及脱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吸附过程中,在初始邻苯二甲酸质量浓度1 000 mg/L、溶液pH=2.0、吸附时间600 min的条件下,吸附量可达190 mg/g;动态吸附过程中,处理11吸附床层体积倍数(BV)的邻苯二甲酸溶液,当溶液流量为1.5 BV/h时,吸附率可达100%;动态脱附过程中,在w(NaOH)= 6%、脱附温度328 K的最佳脱附条件下,脱附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66.
通过环氧氯丙烷交联及多胺改性的方法,制备得到新型交联腐殖酸CHA。利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重点考察了吸附温度等不同因素对CHA吸附水体中铅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腐殖酸CHA对水体中铅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平衡吸附容量可达到219.3 mg/g,远高于常规高温焙烧方法制得腐殖酸的吸附性能。CHA的吸附性能随反应温度、溶液pH的升高而增大,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67.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醚化后交联改性工艺合成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吸附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3因素对水溶液中铅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吸附剂对铅离子吸附效果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吸附剂用量0.22 g,pH值为6.6,吸附时间32.9 min,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对铅离子吸附容量可达44.72 mg/g,铅离子去除率达到98.38%。常温下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Q=0.4152C0.9894。采用0.9 mol/L盐酸溶液作为解析液,铅离子回收率可达97.55%。  相似文献   
168.
居学海  张琪  戴乾圜 《环境化学》2001,20(6):537-543
借碱洗脱法证明:具有致突变能力的致癌剂1,2-二溴乙烷和肼在经过代谢活化后,均剂理相关地引起L1210细胞中DNA的股间交联。相反,动物致癌试验表现阴性的突变剂溴乙烷,以及通过各种致癌动物试验均显示阴性的传统常用致突变剂羟胺,在代谢活化以后的同样条件下均不能引起L1210细胞中DNA的股间交联。这证明了双区理论的致癌观点,即致癌剂必须是双官能烷化剂,其同时引起互补碱对的交联将引起癌变。相反,股内单一碱基的变异则可能引起致突变作用。并用APCI/SIM(大气压化学电离/选择离子质谱)证明:1,2-二溴乙烷与DNA碱基对的模型反应,与致突实验一致主要引起G-C对的交联和发生G-C→A-T突变。  相似文献   
169.
间硝基酚在超高交联树脂上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5种吸附树脂(NDA-88、NDA-99、NDA-150、AM-1和XAD-4)对间硝基酚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3种超高交联树脂(NDA-88、NDA-99和NDA-150)对间硝基酚的吸附效果都比较好.并研究了NDA-88树脂对间硝基酚的饱和吸附和脱附行为.结果显示,NDA-88树脂对间硝基酚的饱和吸附量为3.5 mmol/g,该树脂吸附间硝基酚后容易洗脱,用乙醇:2 mol/LNaOH(体积比1:1)作脱附剂,温度328 K,脱附剂用量为3 BV(床体积)时,脱附率约96%.用NDA-88树脂处理含硝基酚废水,废水的处理量为40 BV时,COD平均去除率约91%,树脂吸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0.
以自制的松香基三烯丙酯(triallyl maleopimarate, TAMP)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松香基三烯丙酯交联聚合树脂(triallyl maleopimarate-acrylic copolymer, TAMPA),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曲线和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其物理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采用批量吸附实验探讨了TAMPA投加量、溶液pH、温度、接触时间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TAMP树脂对Pb(II)、Cd(II)和Cu(II)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5.0,TAMPA树脂对Pb(II)、Cu(II)和Cd(II)吸附量呈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pH=5.0为最大值.随着离子溶液的增加对TAMP树脂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抑制作用;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TAMPA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其能自发对相关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以EDTA为洗脱剂,重复再生3次后TAMPA仍有可观的吸附性能.结合XPS和量子化学计算模拟结果,提出了TAMPA对Pb(II)、Cd(II)和Cu(II)的吸附作用机制,主要为重金属离子与材料基体中的C?O氧配位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