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5篇
  免费   1042篇
  国内免费   1755篇
安全科学   5513篇
废物处理   404篇
环保管理   1909篇
综合类   8658篇
基础理论   763篇
污染及防治   753篇
评价与监测   795篇
社会与环境   369篇
灾害及防治   50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1607篇
  2013年   913篇
  2012年   1176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892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1041篇
  2007年   993篇
  2006年   806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790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以厦门市宾馆、餐饮业的监测数据为基准,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分层抽样法确定废水排放系数。提出用废水排放系数数征收该行业的排污费。  相似文献   
102.
一类非等间隔序列灰色建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类非等间隔序列的灰色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在原序列前一个平均间隔单位位置上假设有一虚拟值零,然后改用线性回归来求解模型参数,实例表明,不仅简化了建模方法,模型精度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3.
于2015年10月对上海市嘉定区4家(A、B、C、D)汽车制造企业涂装废气ρ(VOCs)和组成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A、B、C、D厂涂装废气排放口ρ(VOCs)总为0. 743~6. 11 mg/m~3,主要检出物和最高检出值分别为:A厂二甲苯2. 06 mg/m~3、B厂二甲苯0. 578 mg/m~3、C厂甲苯2. 59 mg/m~3、D厂庚烷0. 274 mg/m~3;芳香烃类是A、B、C厂排放比例最高的VOCs组分,烷烃类是D厂排放比例最高的VOCs组分。指出,原、辅料种类影响排放物的主要成分,废气处理工艺类型影响排放物主要成分和浓度。  相似文献   
104.
西欧水环境监测系统典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发达国家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大体有以下特点:①主要目的是为水环境管理服务,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监测信息直接转化为管理行动;②按水环境管理单元设置,打破行政区划界限;③打破专业界限,由水文、气象、水质监测等多专业综合;④特别重视监测信息的时效,因此水环境监测系统需拥有很强的数据传送、通讯能力;  相似文献   
105.
制定地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与实行水污染物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GM(1,1)模型在大气环境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便携折叠式采样仪器桌李世本(盐城市环境监测站224002)烟道废气监测过程中,常因没有适合的采样仪器桌而给测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监测实践,设计了一种便携折叠式采样仪器桌,现介绍如下:1结构特点1.1仪器桌的四条腿采用套管式,其高可在6...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提出了“噪声自动测量仪”校准过程中,应对仪器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同时进行校准,并提出具体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李德忱 《干旱环境监测》1992,6(3):163-164,171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地下水中总硬度的变化作了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无人值守的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引起了国内环境监测界的关注.有些监测站采用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标准方法(即化学法)与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对照,以论证自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但是,用这种方法来论证系统数据的可靠性是困难的.这是因为两种监测方法具有各自独立的基准传递方式,两者监测数据存在差异,两种方法的对照测试,只能论证监测仪器与标准方法.在规定等效条件下两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