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生物接触氧化物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姚江水质为pH6.8 ̄7.4、浊度9 ̄20NTU、色度25 ̄37度、NH4^+-N1.0 ̄9.0mg/L、NO2^--No0.075 ̄0.25mg/L和CODMn8 ̄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 ̄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 ̄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  相似文献   
52.
讨论了中国南方某城市自来水厂饮用水中的多环芳烃残留规律以及现有净水工艺对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自来水厂饮用水中检出多环芳烃以2~4环芳烃为主,强致癌性高环数多环芳烃均在检出限以下,且多环芳烃总量未超出中国供水行业标准(2000年)的相关限值。各处理工艺段中,砂滤过程对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最好,相较于原水对多环芳烃总量的去除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53.
张英香 《环境工程》1992,10(4):58-62
<正> 废水处理技术远远落后于其它环保治理技术。但随着环保局的工业给水标准的制定,废水处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实用工艺。这些新工艺的出现仅作为现有水处理技术的补充,而不是取代现有的水处理技术。 1 超滤超滤采用了由空心纤维或薄膜缠绕元件,能在较低进水的压力下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超滤膜通常具有一定的截止分子量  相似文献   
54.
全球领先的水、污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ITT公司向地震灾区捐赠的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8台ITT净水设备以及耗材于2008年6月12日交付四川省.并将在灾民安置点(活动板房)安装并投入使用。ITT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运动与流动控制部总裁尼古拉斯P.希尔(Nicholas P.Hill)先生与ITT技术人员亲赴灾区落实具体捐赠事宜,并为当地工作人员提供设备操作培训。  相似文献   
55.
粉末活性炭的实用功效良多,在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水境况、趋向严格的处理要求和水质标准,凭借着其不断改进的工艺加工和工艺处理以及本身的优点,在净水处理中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在生态的环境下越来越成为净水处理的优良首选。  相似文献   
56.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净水材料MoO3的制备及应用方法:在室温下制备钼酸铵水溶液,向其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均匀;搅拌下滴加稀盐酸溶液,至出现大量沉淀,收集沉淀物,反复洗涤、干燥,制得前驱物;焙烧前驱物,获得光催化净水材料MoO3。该光催化净水材料可用于含有机染料的废液的处理,对各有机染料的脱色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7.
以某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化处理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工湿地进出水中COD、NH+4-N、TP浓度的变化,研究了水力负荷、气水比两个参数对人工湿地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COD、NH4+-N、TP的最佳水力负荷为0.33 m3/(m2·d)、气水比为3:1,在此最佳试验条件下,COD、NH4+-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4%、69%、68%,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8.
人工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水质净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嘉兴市石臼漾湿地以仿拟自然界的植物床-沟壕系统为主要结构单元,以人工湿地生态根孔技术为核心净化技术,将河网源水主要水质指标提高了一个类别.为探索该系统以及根孔净化技术的优化途径,于2010年5~10月在湿地内构建了16个并联的植物床-沟壕单元,以正交设计手段研究根孔构筑方式、植物组合和强化介质3种因素对人工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水质净化效果、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建设及运行维护成本等情况,推荐人工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的优化途径为:根孔构筑方式采用上、下两层秸秆填埋方式,植物组合优选芦苇+菰,在植物床局部采用适量方解石作为强化介质.比较了中试强化区和大工程区的水质净化效率,结果显示:强化后的植物床-沟壕系统具有进一步提升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的潜能,对总氮、总磷、氨氮等水质指标去除率提高幅度约为20%~40%.因此在保证湿地处理水量的前提下,控制大渠过水量、增加植物床-沟壕系统内根孔区的过流量可以发挥该系统更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9.
灼烧净水污泥投加方式对磷吸附和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朱培颖  李大鹏  于胜楠 《环境科学》2017,38(5):1957-1964
以灼烧净水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其不同投加方式(混匀和覆盖)下,各底泥对外源磷的吸附效果以及间隙水和底泥中各形态磷的数量分布.结果表明,相比未灼烧净水污泥,灼烧净水污泥对磷的吸附能力显著改善,磷最大吸附量(Smax)提高了43.7%、底泥磷平衡浓度(EPC0)降低69.1%、磷饱和度(DPS)降低54.4%.混匀和覆盖对上覆水中磷消失的贡献率几乎一致,但明显高于对照实验.但如果考虑灼烧净水污泥与上覆水的接触几率,则混匀条件下,单位净水污泥对磷的吸附量为覆盖条件下的2.3倍.覆盖条件下,间隙水(1~2 cm)中溶解性磷酸盐浓度是混匀条件的33.17倍(平均值),这主要源于覆盖导致溶解氧渗透深度明显降低.混匀条件下,外源磷更易形成Ca-P,而覆盖条件下,易释放的NH_4Cl-P和Fe/Al-P占比更多,这暗示了混匀对底泥微环境的改造更有利于外源磷的吸附和内源磷的持留.  相似文献   
60.
本文结合焦作电厂工业废水的水质情况对工业废水治理与回收利用系统--混凝、气浮与过滤一体化水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工业废水的治理与回收利用工艺、混凝剂的选用、混凝、气浮与过滤一体化净水的原理等,为火电厂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