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超声协同交联环糊精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解决现有处理含酚废水效率低及速度慢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在吸附容器内加入含酚废水;加入交联环糊精;用超声协同交联环糊精处理容器内的含酚废水;每隔一段时间从吸附容器内取废水试样,用过滤膜过滤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酚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直至含  相似文献   
22.
为了深入探讨水分对煤中瓦斯解吸特性的影响,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原煤的固有粒度配比加工制作型煤,充分干燥后使其吸附平衡以模拟原始煤体,然后利用自制的试验装置实现水分自然进入含瓦斯煤,再测试水分润湿含瓦斯煤过程中样品缸内的瓦斯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分润湿含瓦斯煤过程中样品缸内瓦斯压力不断升高,水分能置换出煤中吸附瓦斯;相同吸附平衡压力下,煤样含水率越高,水分占据的有效吸附位越多,累计瓦斯解吸量越大,当煤样含水率达到煤的极限吸水率时,累计瓦斯解吸量达到极限值;同一含水率条件下,随吸附平衡压力增长,煤样吸附饱和度逐渐增加,水分越难进入煤体内部细微孔隙,造成累计瓦斯解吸量逐渐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随吸附平衡压力不断升高,极限瓦斯解吸量趋于一定值。  相似文献   
23.
土壤分离菌株去除水溶液中铅离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属及微生物种类、pH和接触时间是决定生物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受铅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5株有生物吸附铅离子能力的菌株,并鉴定吸附能力最强的菌株1为芽孢杆菌;试验了pH、接触时间和初始铅离子浓度对该芽孢杆菌生物吸附铅的影响,在温度为25℃时,pH值3.0、初始铅离子浓度250 mg/L、吸附时间不超过15 min有最大吸附量92.27 mg/g,此时去除率为73.82%,且25℃吸附平衡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因此,用该芽孢杆菌生物吸附去除水溶液中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粉煤灰的吸附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粉煤灰处理石灰草浆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吸附平衡,考察了pH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改性稻草吸附铜离子过程的内扩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林顺  莫测辉 《环境化学》2007,26(3):323-326
用Boyd模型和Wünwald-Wagner模型得到不同温度下三种形态的铜在改性稻草内的表观内扩散系数,而且不同模型得到的数值比较接近.吸咐初期吸附速度相当快,吸附后期吸附动力学部分由内扩散控制.温度愈高到达吸附平衡的时间愈短,内扩散模型的线性时间段愈短.用Mckay模型得到了吸附质粒子在改性稻草吸附壳层内的表观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26.
沸石负载壳聚糖对铬(Ⅵ)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沸石负载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对溶液中铬(Ⅵ)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铬(Ⅵ)在沸石负载壳聚糖上的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体系属于物理吸附,吸附状态属于多层吸附;吸附行为符合二级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27.
IntroductionWastewatersfrombatterymanufacturing ,printing ,painting ,dyeingandotherindustrialprocessesoftencontainconsiderableamountsofheavymetalsthatwouldendangerpublichealthifdischargedwithoutadequatetreatment.Long termingestionofwatercontaininghigherco…  相似文献   
28.
钢渣吸附除磷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玲  邓雁希 《四川环境》2005,24(6):5-7,13
研究了钢渣的吸附除磷效果并进行机理探讨。结果表明:钢渣采用0.5g,即可在25℃下、2个小时内,将100ml的磷浓度为10mg/L(以磷计)的模拟含磷废水的磷浓度降至0.5mg/L以下,达到磷的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钢渣吸附平衡时问为2小时;钢渣吸附除磷的机理主要是沉淀、吸附(表面络合反应),并辅以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