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愈创木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氮蓝四唑法分别测定了四氯乙烯(PCE)污染小麦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等抗氧化物酶系,研究了PCE污染对植物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以评价土壤PCE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为土壤性质的变化趋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PCE浓度较低时,POD、SOD活性被激活,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能力,但PCE浓度过高时则抑制POD和SOD的活性诱导作用;小麦幼苗中CAT活性只有在PCE为0.10mg/kg时被激活,其他浓度时CAT活性均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延长,POD、CAT的活性均呈激活态势,而SOD活性在PCE浓度较低时呈降低趋势,在PCE浓度较高时,S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2.
干洗业四氯乙烯职业危害与环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4):25-27,14
干洗业四氯乙烯溶剂及其处理的安全问题已被认为是干洗业持续发展的评判标准。干洗过程中的溶剂残渣对顾客和生态环境都造成影响。干洗业环境广问题不仅仅是传统的职业卫生问题,而且作为纺织品生命周期的一个有机构成引起环保工作者和绿色消费活动倡导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纳米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脱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双金属颗粒(Ni/Fe和Cu/Fe)为反应材料,对四氯乙烯(PCE)进行脱氯试验研究.纳米金属颗粒(直径范围在1~100nm)比表面积比微米级铁颗粒高数十倍.结果表明,纳米Ni/Fe和Cu/Fe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脱氯作用,且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作为还原剂的铁表面镀上一薄层起催化作用的金属Ni或Cu,催化剂的存在大大降低脱氯反应活化能,提高了脱氯速率,并减少氯代副产物的产量.与零价铁及微米级双金属系统(Ni/Fe,Cu/Fe)相比,纳米颗粒对PCE的脱氯速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纳米Ni/Fe,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4.283 mL·m-2·h-1,分别比零价铁和微米级Ni/Fe系统快33.23倍和11.59倍.纳米Cu/Fe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1.194 mL·m-2·h-1,分别比零价铁和微米级Cu/Fe双金属系统快9.26倍和5.24倍.在相同条件下,纳米Ni/Fe脱氯速率常数KSA是纳米Cu/Fe的3.59倍.  相似文献   
14.
用于四氯乙烯降解的厌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四氯乙烯(PCE)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的处置使其成为常见的污染物之一。PCE在好氧条件下不发生生物降解,只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本研究主要是对从不同处理厂获得的厌氧污泥进行培养,选出合适的厌氧污泥,进行降解PCE的厌氧污泥的驯化,为以后进行降解PCE的动力学研究和优势菌种的筛选做准备。同时,在实验中检测到了三氯乙烯(TCE),表明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  相似文献   
15.
烟气生物脱硫污泥中单质硫的回收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烟气生物脱硫污泥中单质硫磺难以回收和利用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条以有机溶剂四氯乙烯(PCE)高温萃取-降温结晶技术为主体工艺的路线.经过几个月的中试研究表明,PCE萃取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回收硫泥中单质硫磺的方法,得出如下最优的运行参数:干燥后的硫泥粉碎到粒径0.05~0.15 mm(100~300目)、接触反应时间为10~15min、接触反应的温度范围85~100℃,PCE与硫泥的投加比例为4~5 mL/g,降温结晶至25℃以下.试验结果表明,回收的硫磺纯度在96.5%以上,硫的回收率在90%以上.最后从所需蒸汽费、冷却水费、电耗费、人工费、PCE消耗费等几个方面对该工艺应用于拟建的硫回收工程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拟建工程的运行成本为230元/t,净收益为770元/t,年收益可达到281万元,可产生可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共代谢基质下四氯乙烯厌氧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葡萄糖、乳酸盐和醋酸盐作为驯化好的厌氧污泥的共代谢基质 ,对四氯乙烯 ( PCE)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实验的回归结果表明 ,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依次为 k乳酸盐 >k葡萄糖 >k醋酸盐 ;以乳酸盐作为共代谢基质时 ,PCE的降解速率较快 ,在实验条件下乳酸盐是最合适的共代谢基质  相似文献   
17.
用驯化好的厌氧污泥对葡萄糖、乳酸盐和醋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时四氯乙烯(PCE)的降解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实验的回归结果表明,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依次为k乳酸>k葡萄糖>k醋酸。表明乳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时PCE的降解速率较快,说明在实验条件下乳酸盐是最合适的电子供体。并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由共代谢基质提供的电子供体不是PCE降解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探讨了服装干洗业氯代烃使用情况及污染状况,并分析了目前广泛采用的服装干洗工艺.结果表明,目前服装干洗业全部采用四氯乙烯做干洗剂,沈阳市每年的消耗量在300t左右,干洗过程中约98%的四氯乙烯通过挥发进入大气,2%通过蒸馏残渣排放进入土壤及水体.  相似文献   
20.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与羟基自由基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从头计算法在UHF/6-31G水平上研究了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与羟基自由基的加成反应,通过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计算了内禀反应坐标(IRC)。研究表明,该反应能生成较稳定的加成中间体,活化势垒分别为50.87kJ·mol^-1和63.83kJ·mol^-1,且二者反应在常温下均为熵减、放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小于零,能自发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