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45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455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31.
介绍了一般污水除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的化学除磷技术--真空可再生固定化活性氧化镧除磷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及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2.
通过正交设计,以COD去除率为考核指标对固定化载体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与活性污泥的配比进行参数优化;使用硫酸钠、硝酸钠、磷酸钠为交联剂对固定化颗粒进行二次交联改性,研究其污水处理效果,探究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固定化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的COD、NH4+-N、TP处理效果优于普通活性污泥,且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运行稳定,20 d仍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活性污泥的适宜固定化载体浓度及污泥配比为质量分数8%聚乙烯醇(PVA)、2%海藻酸钠(SA)、质量分数50%活性污泥(普通活性污泥与包埋剂质量比1∶1)。经过二次交联的固定化活性污泥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硫酸钠作为二次交联剂效果最好,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率达93.5%、92.3%、78.0%;经固定化后活性污泥对温度和pH值的适应范围变宽,在温度低于4℃高于40℃、pH≤5和pH≥9仍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去除效果均比普通活性污泥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733.
选取丝瓜络固定颤藻冻干灭活(Freeze-drying-inactivated Oscillatoria lutea Immobilized,FI)和干热灭活(Hot-air-inactivated Oscillatoria lutea Immobilized,HI)为吸附剂,以游离冻干灭活(Freeze-drying-inactivated Oscillatoria lutea Free,FF)和游离干热灭活颤藻(Hot-air-inactivated Oscillatoria lutea Free,HF)作对照,考察pH值、时间、Pb2+初始浓度和共存离子对吸附剂吸附溶液中Pb2+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FI吸附效果优于HI及对照.pH值、时间、Pb2+初始浓度和共存离子对FI吸附性能的影响与对HI及对照的影响变化趋势一致;FI和HI吸附容量依赖pH值而变化,当pH值为5时,达到峰值;Pb2+初始浓度增加,吸附容量也随着增加,吸附平衡浓度分别为80和60mg/L;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90和60min;共存离子抑制吸附剂对Pb2+吸附,抑制强弱顺序为:Ca2+>Mg2+>K+>Na+.4种吸附剂对Pb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速率影响.FI和FF吸附过程拟合适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而HI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HF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阐释了FI吸附Pb2+的主要官能团为氨基和羧基,吸附过程中发生了离子交换、静电吸引和络合作用.循环吸附实验显示了FI在工业处理Pb2+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34.
固定化絮凝剂—催化电极协同治理染整污水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颗粒状沸石为载体,表面涂履碱式聚合氯化铝而制备面固定化絮凝剂;以金属钛为载体,表面修饰钌氧化物膜,制备成催化电极,染整工业污水在以固定化絮凝剂-催化电极填充的絮凝电氧化内,于4.0 V恒电压和30℃下催化电解5h,可达工业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35.
基因工程菌强化芳香化合物的处理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固定克隆有甲苯加双氧酶基因的工程菌和筛选出的野生菌株,串联两种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研究以基因工程菌突破关键步骤的限制,筛选菌株辅助完成彻底降解芳香类污染物复合工艺可行性和强化效果.克隆有苯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基因——甲苯加双氧酶的基因工程菌E. coli. JM109(pKST11)对苯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降解速度,应用于固定化细胞反应器中效果突出.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可以将1500mg/L苯降解70%,降解速度为1.11mg/(Ls),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以使去除率达到95%以上.该反应器对高浓度的苯具有突出的处理效果.同时所得到的产物为环己二烯双醇,可以被野生非高效菌W3快速利用.  相似文献   
736.
自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工业废水中的2-氯苯甲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微生物自固定化的反应器启动快,只需1周时间COD去除率即稳定在86%以上,而接种一般污泥的对照反应器至少需4周时间才能达到该效果;且经微生物自固定化的反应器能够稳定地降解含易降解基质(葡萄糖)的混合配水,2-氯苯甲酸与总COD去除率均稳定在90%左右。对处理含单一基质和混合基质废水的膜生物相观察表明:二者差异很大,前者以球状菌为主,同时也有大量的短杆菌;后者主要以丝状菌为主,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球菌、杆菌。  相似文献   
73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制作方法及载体的选择,并对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简介,同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38.
聚乙烯醇-硼酸固定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定化细胞技术中,常采用聚乙烯醇作为包埋介质,但聚乙烯醇固定化颗粒水溶膨胀性较大、易碎.笔者采用延时包埋法与加入化学药剂法对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聚乙烯醇固定化颗粒的水溶膨胀性大大减少、不易破碎;电镜观察发现,改进后的聚乙烯醇凝胶网状结构明显优于未经过改进的聚乙烯醇凝胶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39.
曝气生物流化床(ABFB)处理煤气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制作了总有效容积为1.5m3的曝气生物流化床(ABFB)中试设备,流化介质为合成高分子多孔材料,其物理性能为:持水量25倍、比表面积≥200m2/g、含氮量6.72%,载体带有-NH2、-COOH、-OH、环氧基等活性基团可与微生物结合而固定化微生物,载体中生物量平均为28g/L(H2O),故具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对平均值为COD 3450mg/L、NH4+-N 451mg/L、挥发酚为177 mg/L的煤气化废水,经过ABFB处理后,其处理水中COD 57.7mg/L、NH4+-N 0.285mg/L、挥发酚0.434mg/L,其运行效果优于曝气生物滤池(BAF)、接触氧化、活性炭流化床.ABFB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强的特点,是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40.
莲藕状固定化真菌(镰刀菌)对土壤中菲、芘的降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莲藕状聚乙烯醇复合载体对镰刀菌(Fusarium sp.)固定化包埋,分别进行了不同接种量的固定化真菌对菲、芘的降解,固定化真菌对不同系列浓度菲、芘的降解试验,以及对固定化真菌在自然土壤中对菲、芘降解的各项参数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固定化真菌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同时用电镜观察研究了镰刀菌在固定化载体中的分布形态.自然土壤中固定化真菌在360h时,对菲、芘的降解效率分别为76.96%和20.69%,而土著菌仅达到33.37%和15.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