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30-38
文章将丙烯酸甲酯与二乙烯三胺进行迈克尔加成及酰胺化反应,制备出了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HBP-NH_2),采用FTIR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并研究了所制备的HBP-NH_2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对尾矿中重金属Cd、Pb和Zn的淋洗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柠檬酸(CA),HBP-NH_2对尾矿中Cd、Pb和Zn具有更好的淋洗效果,当淋洗时间t=120 min,pH=6.5,C_(HBP-NH_2)=2.0%及液固比为20∶1时,HBP-NH_2对尾矿中Cd、Pb和Zn的去除率分别为79.3%、75.2%和57.9%。另外,HBP-NH_2对尾矿中不同重金属的淋洗顺序为CdPbZn。使用HBP-NH_2淋洗后,有利于尾矿表层颗粒在风蚀作用下更加稳定,促进矿区生态修复。在淋洗废液中添加Ca(OH)_2可实现Cd的沉淀而达到有效去除,且Ca(OH)2添加浓度为25 g/L时,淋洗废液中Cd的去除效果最佳,可达96.3%,此时基本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排放要求。因此,HBP-NH_2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化学淋洗剂用于矿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12.
采用超声辅助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结果表明,超声辅助EGTA对Cu和Cd的洗脱效果较好,对Zn和Pb的洗脱能力较弱,增加液固比可显著提高淋洗效果,增加超声时间和功率的效果则相对较小.淋洗处理后Cu、Zn和Cd浸出浓度减小,Pb浸出浓度增加.构建综合考虑土壤重金属残留量、浸出浓度和毒性的环境风险指数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考察了EGTA投加量、液固比、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等淋洗条件对重金属去除率和环境风险削减率的影响,并进行模拟和优化.当淋洗条件为EGTA投加量1.7 g·L~(-1)、液固比1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600 W时,环境风险削减率预测值为79.7%,实测值为78.0%.可还原态Cu残留量、弱酸提取态Pb残留量和可还原态Zn残留量显著减少,弱酸提取态Zn残留量显著增加,而Cd各不同形态组分残留量均显著减少.超声辅助EGTA淋洗可有效削减Cu和Zn环境风险,但显著提高了Pb环境风险,EGTA投加量过高还可能提高Cd的环境风险.因此不适用于Pb污染土壤修复,用于Cd污染土壤修复时需管控其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3.
利用EDTA溶液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H值、淋洗时间的EDTA溶液对污染土壤中Ph、Cu、Ni、Zn、Cr的去除,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EDTA为0.05mol/L、pH值=7、液土比为10:1、淋洗时间为18h的条件下能达到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最大去除率,去除率分别为zn85.26%、Cu21.65%、Pb16.76%、Ni7.83%、Cr6.29%。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转移系数最大的是Cr,其次是Cu、Pb、Zn,最后是Ni,说明在土壤淋洗过程中Cr最先达到质量转移的平衡状态,然后是Cu、Pb、Zn,最后是Ni。  相似文献   
114.
有机酸对土壤中Pb和Cd淋洗动力学特征及去除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辽宁葫芦岛锌厂周边农田耕作层(0 ~ 20 cm)土样,以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为淋洗剂,研究其对土壤中Pb和Cd的淋洗动力学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对Pb和Cd的解吸量从大到小的有机酸均为酒石酸、柠檬酸、草酸,而动力学过程均可以用Elovich方程描述(R2=0.9698~0.9968),表明该淋洗解吸过程为非均相扩散过程.试验条件下(pH值为2、3、4、5和6),pH值降低,3种有机酸对Pb和Cd的淋洗量均增加,表明有机酸分子中的质子活化了土壤中的重金属,促使其解吸.温度升高(25~ 45℃),3种有机酸对Pb和Cd的淋洗量也增加,表明温度升高加速了重金属离子的扩散,促使其解吸.3种有机酸对Pb和Cd 4种形态的淋洗去除效果不同,对Pb,去除率从高到低的不同形态为弱酸可溶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残渣态;对Cd为弱酸可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  相似文献   
115.
该以某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为例,对场地污染状况、修复标准、工程实施、监测验收等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之间交流探讨。对采用换土法进行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环保监管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6.
滩涂土壤淋洗过程中盐分变化及其对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滩涂土壤的淋洗实验,对在不同脱盐阶段,土壤孔隙水的盐分离子与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及各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含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脱盐阶段的土壤孔隙水,淋洗后较淋洗前各盐分离子的下降率分别为:Na^+80.3%、K^+73.5%、Mg^2+86.6%、Ca^2+90%、Cl^-81.8%、SO4^2-98.2%...  相似文献   
117.
采用草酸-FeCl_3复合淋洗剂对土壤中严重超标的Pb和Zn进行振荡淋洗试验,并研究了淋洗剂浓度、液土比、淋洗时间、淋洗次数等因素对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采用BCR形态分级法分析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淋洗剂对土壤中Pb、Zn的去除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草酸-FeCl_3复合、FeCl_3、草酸。草酸-FeCl_3复合淋洗剂的最适淋洗条件为草酸浓度0.1 mol/L,FeCl_3浓度0.4 mol/L;淋洗时间8 h;液土比20 m L∶1 g;淋洗1次,Pb去除率达到85.71%,Zn去除率达到78.49%。草酸-FeCl_3复合淋洗剂对土壤中酸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的Pb和Zn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有效去除了土壤中生物活性高的Pb和Zn,降低了其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18.
铬渣无序堆存造成的铬污染土壤迫切需要修复治理.本文以新筛选的功能微生物草酸青霉SL2(Penicillium oxalicum SL2)为材料,以重度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淋洗技术优化,并利用软X射线扫描透射显微光谱技术(STXM)及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结构谱学(XANES)分析淋洗后的草酸青霉SL2胞内铬空间分布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分步处理并进行水洗预处理可明显提高草酸青霉SL2对高浓度铬污染土壤的总铬TCr淋出率(49.4%),淋出液中Cr(VI)在3 d内全部被还原;生物淋洗后,草酸青霉SL2胞内吸收累积了Cr(VI),部分被还原为Cr(III),两个价态的Cr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胞内铬形态主要为磷酸铬、草酸铬钾及半胱氨酸铬类化合物,其含量分别为46.9%、33.0%和20.1%.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响应面法实验设计研究了超声辅助EDDS/EGTA淋洗对Cu、Zn、Pb和Cd等不同重金属的洗脱效果和对残留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以超声功率、初始pH、EDDS投加量、EGTA投加量作为考察对象,以各重金属去除率及其环境风险削减率为响应值进行了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EDDS对Pb的洗脱效率最高,Cu、Zn次之,Cd最低;EGTA对Cd的洗脱效率最高,Pb、Zn次之,Cu最低;超声功率对Cu、Pb去除强化效果明显,对Cd影响小,对Zn无显著影响;初始pH值为酸性时,Cu和Zn去除率高,碱性时Pb去除率较高,Cd去除率有所下降.EDDS与EGTA投加量及EGTA投加量与初始pH值对环境风险总削减率存在交互作用.超声辅助EDDS/EGTA对可还原态重金属洗脱效果较好,但容易导致弱酸提取态Cu和Pb残留率有所升高.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当EDDS和EGTA投加量分别为重金属总摩尔数的1.92和2.56倍、超声功率为600 W、淋洗液初始pH值为5.27时,环境风险总削减率达到77.58%,与模拟值相近,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0.
张文  徐峰  杨勇  黄海  姜伟  田立斌  牛静  李鹏 《环境工程》2016,34(12):177-182
重点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技术中物理筛分和化学提取的工艺原理、技术装备与材料类型。研究了物理筛分工艺路线、筛分方式、适用条件,以及化学提取工艺的淋洗剂种类、适用条件、优缺点等。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异位淋洗技术工艺水平、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物理筛分和化学提取工艺的特点,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技术在我国进行工程应用时的设计理念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