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煤矸石微生物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本试验室自主分离筛选出的氧化硫硫杆菌,通过煤矸石浸泡的微生物脱硫和煤矸石柱状淋洗的微生物脱硫试验,研究该菌株对大武口高硫煤矸石的脱硫效果.煤矸石浸泡试验表明,微生物对煤矸石脱硫效果明显,浸泡煤矸石2 h后脱硫量达0.79 g/L,脱硫率达24.5%,21 d持续稳定升高,脱硫率达28.3%,为煤矸石的快速脱硫提供了技术支持.煤矸石柱状淋洗试验表明,前9 d是氧化硫硫杆菌脱硫的活跃期,该菌株有较高的氧化煤矸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比较研究了蓖麻油硫酸盐(SCOS)与普通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X100)、Tween 80(TW80)、Brij3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对菲的增溶和洗脱作用.结果表明,菲表观溶解度与SCOS的浓度呈单一线性关系,SCOS微乳液对菲的增溶比SR=0.0314为最大,菲在微乳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logKem=4.44,大于菲在胶束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logKmc).1:10土-水体系下,SCOS微乳液对菲污染土壤的清洗速率最快,清洗效率最高.SCOS有望成为土壤有机污染淋洗修复的增效试剂.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AGS)常温异位湿式储存过程中泥相与水相之间的物质迁移转化规律,为阐释AGS稳定性下降提供机理解释。储存过程为厌氧环境,AGS的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黑,结构由致密逐渐变松散。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储存31d后颗粒表面皱缩,局部出现裂痕。AGS与水相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主要表现在兼氧菌、厌氧菌逐渐代替好氧菌,AGS的胞外聚合物(EPS)下降,不能支撑AGS的基本骨架,导致AGS的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54.
北京某地铁污染土壤修复工程采用异位土壤气相抽提修复施工方案。根据场地污染物的特性及修复场地实际情况,设计了异位土壤气相抽提修复系统,并通过中试研究获得了系统运行参数,验证了系统的修复效果,最终工程实施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异位SVE技术对主要污染物1,2-二氯乙烷、氯乙烯、氯仿和总石油烃(C_6-C_9)在土壤中的去除率达92.02%~99.07%。异位SVE在本修复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为今后类似污染场地土壤异位修复问题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明土壤异位淋洗技术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尤其是微生物生境的影响,该研究采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作为淋洗剂清洗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通过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与原土之间的微生物相对丰度、界门纲目科属间分布差异、属的差异以及基因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异位淋洗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带来了显著影响,如微生物丰度下降1/3~9/10,群落结构改变,尤其是优势菌群结构变化,土壤功能差异变大(p<0.05),土壤功能朝着下降的趋势发展,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相较于化学表面活性剂而言,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生境影响较小,进而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程度能够降至较低水平。为此在土壤淋洗工程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土壤生态的影响及其后续利用。  相似文献   
56.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燕  刘阳  李娟  卢海威 《四川环境》2010,29(6):138-14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重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重金属污染土壤场地日渐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地修复并利用这些受污染的土壤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对目前淋洗剂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7.
离子色谱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牟世芬 《环境化学》2001,20(1):95-97
离子色谱(IC)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分析离子的一种新的液相色谱方法,由于操作简便,对常见阴阳离子分析的高灵敏度,特别是对阴离子和价态形态分析的突出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电厂、半导体、食品卫生、石油化工和生命科学等领域[1].世界著名色谱学家G.Guiochon认为,近30年来气相色谱(G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取得了辉煌成就.在GC和HPLC中,HPLC是应用最广泛,发表文献  相似文献   
58.
柠檬酸淋洗去除土壤中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渣污染场地常常对其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亟需探索修复铬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技术方法.本文以某典型铬渣堆存场地内采集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配置了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1 mol·L-1的柠檬酸溶液,通过振荡洗脱批实验和淋洗柱实验对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的效果和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土壤中可还原态与可氧化态铬的淋洗效果显著优于去离子水,其对土壤中总铬的淋洗率可达80.7%,而去离子水仅为49.9%;在振荡洗脱批实验初期,土壤中50%左右的铬可以快速扩散到溶液中,且不同淋洗剂间淋洗效果无显著差异;柠檬酸的存在,使得反应体系中的六价铬逐渐被还原为三价铬,且还原速率随柠檬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 H并非影响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效果的唯一主要因素,柠檬酸对土壤中铬的去除机制还缘于其对土壤中三价铬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59.
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筛选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汞污染土壤情况日益严峻,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中国汞污染土壤现状和汞对人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如热处理法、淋洗法、固化/稳定化、生物修复等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得出各类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技术关键点等,并给出了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筛选流程.指出了中国当前在汞污染土壤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中国日后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air pollution control (APC) residues in China recently due to the rising proportion of waste incineration and the hazard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ues, among which heavy metal leaching toxi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Leaching behavior and potential risk of Pb and Zn in the APC residues from a Shanghai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incinerator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leaching tes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using a 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MINTEQA2.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actant species and liquid to solid (L/S) ratio predominantly controlled the leaching toxicity of Pb and Zn, while ionic strength, vibration method and leaching time had less effect on the metals release. Leachate/final pH determined the metal leaching behavior, which changed the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extraction system. The equilibrium aqueous speciation,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of Pb and Zn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computation, which was well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