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20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83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7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电动堰门在安装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一种新型整体式液压驱动堰门的设计。  相似文献   
92.
《环境》2004,(8):52
  相似文献   
93.
项红 《环境》2005,(Z1):46-47
根据我国再生纸厂污水处理中曝气的要求,对几种曝气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适宜再生纸厂污水处理曝气的方式.  相似文献   
94.
采用压缩空气过滤曝气法的原理,研制了BOD5新的曝气装置。实践证明:新的曝气装置不但提高了溶解氧的稳定性,而且结构简单,方便,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大量的新鲜水。  相似文献   
95.
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部分呈现微污染特征.根据中国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状况公报>的近年来数据,可知水体中污染物之一氨氮已不容忽视.文中介绍了水中氨氮的来源、存在形态以及对水质、水处理工艺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对"三氮"的规定,同时建议我国饮用水标准中宜逐步规定饮用水氨氮浓度的限值.并对目前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曝气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及生物预处理法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人工曝气复氧整治污染河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向受到严重有机污染的河流充入溶解氧可以有效消除水体的黑臭,改善水质和恢复生态平衡。文章总结了纯氧增氧系统、鼓风机———微孔布气管曝气系统、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器和水下射流曝气设备等多种使用于河道人工曝气复氧的技术;并列举大量国内外的相关工程实例说明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系统耗电量约占总能耗的40%~60%,正确选择曝气系统是污水处理厂节能的关键。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良A2/O工艺工程为例,对2010年一期氧化沟表面曝气工艺和二期氧化沟鼓风曝气工艺的实际处理效果及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期、二期污水处理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二期单位污水处理电耗比一期节省25.35%,按每天10万m3的污水处理量计,二期鼓风曝气系统每年比一期表曝节省电能197.1万kW.h,节省电费134.82万元。  相似文献   
98.
悬挂链曝气技术应用于河流污染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介绍了悬挂链曝气技术的特点和在复氧曝气方面的适用性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并认为悬挂链技术为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99.
UniTank工艺流程中磷酸盐浓度的非稳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SM2D数学模型对上海石洞口污水厂UniTank工艺流程中磷酸盐浓度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该流程中磷酸盐浓度具有非稳态特征.增加反应器的曝气强度,会增加UniTank流程边池的硝态氮浓度,弱化边池的厌氧释磷,相应增加出水中磷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00.
电催化氧化降解大气中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娟  俞伟刚  郭锐  余宙  杨骥  贾金平 《环境化学》2007,26(3):392-394
将有机废气通过高效微孔曝气转移到液相,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电极,研究不同鼓气速率和不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高气量有机废气的处理.在实验范围内,当曝气速率为20L·h-1,外加电压为5V的条件下,处理速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