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28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51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887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378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考察了处理染料废水的二级SBR系统在连续运行120个周期过程中的稳定性.系统的运行先后经历了低染料浓度和高染料浓度2种情况.试验发现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二级SBR系统对进水水质及操作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对染料的平均去除率为81%~92.5%,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9.4%~93.1%;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在二级SBR系统中,厌氧污泥活性高,降解污染物能力强;好氧活性污泥形成团簇状结构,有利于稳定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32.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河流底泥上的吸附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北京清河底泥对染料化合物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6种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pH值、离子强度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使吸附量增加,6种染料在底泥上的吸附都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小于1h)和慢吸附(12h以上).  相似文献   
133.
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玉朝  胡春  王怡中 《环境化学》2002,21(4):370-379
以酸性红B为模型化合物,分别考察了6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无机阴离子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除了HCO3^-能引起催化剂部分不可逆中毒外,其余5种离子并没有在催化剂形成占位。失活的催化剂通过简的HCl冲洗即可再生。另外,对催化剂的失活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4.
超高浓度萘系磺酸染料中间体废液资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胺盐萃取回收率液中萘磺酸染料中间体的方法,回收率达95%以上,回收浓缩液工艺套用,10t/d废液量的资源化年净效益达580万元,投资费用两个月即可全部收回,采用Langmuir等温方程描述体系中萃取剂用量,待萃物含量和萃取率的关系,使工艺参数的确立和工程设计完全处理指导之下。  相似文献   
135.
染液化学混凝脱色规律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硕文 《环境化学》1995,14(5):475-477
化学混凝是染色废水脱色的主要方法.对染色废水混凝脱色的研究.一般集中于混凝剂种类及混凝工艺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和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染料分子的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等因素对混凝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甚少.染料在水中的状态直接影响混凝脱色的效果,而染料在水中的状态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本文在混凝脱色试验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理论分析.总结出染料分子结构及物理化学待性对染色废水混凝脱色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6.
PAN-DCD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艳  高宝玉  于慧  隋华 《环境化学》1995,14(6):31-536
本文以聚丙烯腈为高分子链,用双腈双胺与聚丙烯腈大分子上的腈基改性,制得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合物PAN-DCD.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脱色效果与染料的种类、废水的酸度以及脱色剂的用量有关.PAN-DCD对染料颜色的去除率在pH=3.0和pH=13.0时达到极大值,显示了它的两性特征.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中的胍胺结构与染料分子发生了化学作用,通过静电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以及聚集作用,将分布于水中的有色物质絮凝、沉降.  相似文献   
137.
微米气泡强化臭氧氧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米气泡系统(平均粒径约为58 μm)和普通的鼓泡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微米气泡对臭氧氧化的强化作用机理.在相同的进气流率下,采用微米气泡体系臭氧在水中的传质系数和利用率是鼓泡系统的1.6-2.7倍和2.3-3.2倍.利用臭氧氧化模拟活性艳蓝KN-R废水(100 mg·l-1)的实验结果表明,染料在微米气泡体系中的脱色速率高于鼓泡系统,二者达到99%脱色效率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0 min和60 min.在同样的脱色速率下,染料在微米气泡系统中的TOC去除率较大,说明微米气泡不仅能够提高臭氧的传质速度,而且可以强化臭氧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8.
无机阳离子对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玉朝  胡春  王怡中 《环境化学》2003,22(4):364-368
考察了6种无机阳离子对P-25 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发现,Cu^2 ,Mn^2 和Ni^2 对光催化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Ca^2 ,Mg^2 和Al^3 对光催化反应速率无明显的负影响.经X光电能谱(XPS)的分析,确定锰离子以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在氧化钛表面,使催化剂不可逆的中毒.Cu^2 和Ni^2 通过俘获光致电子导致催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富集培养,从空气中分离到一株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定名为ZH-1并研究了该菌株ZH-1对活性红ST-2BF脱色的条件,结果表明,其对活性红ST-2BF的最佳脱色条件为:pH=6.0、温度30℃、在此条件下运行40h脱色率达99.1%;探讨了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其脱色率的影响;并对染料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对比.图5参6  相似文献   
140.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固体介质中染料的降解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3品系在固体介质中建立染料的降解反应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的脱色降解率。黄孢原毛平革菌在琼脂、沙子及土壤等固体介质中均能有效地降解偶氮染料、蒽醌染料及聚合染料;植物材料玉米芯和木屑可作为共代谢碳源被该菌利用;BKM-F-1767菌种降解能力最强,对活性艳蓝KN—R的进攻性优于对Poly R-478和比布列希猩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