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9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845篇
安全科学   238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963篇
综合类   4342篇
基础理论   289篇
污染及防治   711篇
评价与监测   170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61.
就管式膜连续微滤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中试研究 ,结果表明 ,该装置在运行压力为 0 .1 2~ 0 .1 5MPa ,反冲洗间隔为 1 8min时 ,吨水能耗仅为 0 .4 5kWh。此时对COD、浊度有较高的去除率 ,分别为 75 .71 %和 94 .4 9% ,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去除率为 4 0 .2 6 % ;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浊度均明显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 5 .1 89)中的相关规定。该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 ,用于污水回用具有较高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2.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RI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机制、运行方式、系统恢复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I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必将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3.
探讨了乡村绿色住区污水就地处置技术的可行性,结合西北黄土高原乡村绿色住区示范区建设,设计了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乡村聚居区污水就地处置回用的工艺型式.  相似文献   
96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量建成,但由于法规标准、管理保障机制等的相对滞后,影响了现有设施的长效运行,亟待探索并建立因地制宜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省级管理体系.浙江省作为全国首个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对其专门立法的省级行政区,经过十...  相似文献   
965.
农村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很多农村缺少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这样就对农村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为了能改善农村环境问题,就应该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提出相应治理措施,采取合理的治理技术,有效的优化农村生活环境,进而来为农村发展提供帮助.文章首先了解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来源,然后说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了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  相似文献   
966.
967.
在一定温度下 ,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MDAAC)溶解在聚合硫酸铁 (PFS)中 ,制成稳定的均相复合溶液。采用FT IR和X 射线衍射对其固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液体复合絮凝剂的稳定性和固体复合絮凝剂的吸湿溶解性能 ,及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在 6 0℃以下制备的液体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固体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比PFS更强的吸湿性 ;复合絮凝剂不是由PDMDAAC与PFS简单的机械混和 ,而是互相融合的复合体系 ;具有比PFS更优的去污性能和与PFS类似的较宽的最佳投药范围和 pH适用范围。对浊度和COD分别为 10 5 2和 187 5mg/L ,pH值为 7 5 9的生活污水 ,复合絮凝剂中Fe3 + 和PDMDAAC最佳用量分别为 5 4 .15和 4 2 7mg/L ,对COD的去除率为 77 14 % ,比PFS在用量为 81 2 2mg/L时的最佳效果高 12 %。  相似文献   
968.
为解决杏北油田高含聚污水深度处理水质达标难度大,三采区块采出污水无法深度处理回注至低渗透储层的问题,提出采用“纳米气混浮选+纳米硅基精细过滤”工艺的“双纳米”水处理技术,并在聚杏十一污水站开展了规模为2 000 m3/d工业化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来水含聚浓度为400 mg/L,油含量、悬浮物含量≤100 mg/L的水质条件下,出水的油含量、悬浮物含量均可稳定达到5 mg/L以下,可以实现含聚污水深度处理要求。且“双纳米”水处理技术具备较好的吸附及滤料再生效果,可以保障设备连续稳定运行;同时其工艺流程短、效率高,可大幅降低建设及运行成本,具备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9.
污水处理厂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对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 PPCPs随出水排放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风险,并会经过生物富集最终危害到人体健康,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深度净化以削减其风险.本文综述了常见PPCPs在污水处理系统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阐述了高级氧化工艺(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生物活性炭工艺(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BAC)以及高级氧化联合生物活性炭工艺(AOPs-BAC)深度净化PPCPs的净化原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AOPs-BAC工艺对污水中PPCPs的深度净化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AOPs-BAC工艺对污水中PPCPs的风险削减能力,为污水中PPCPs深度净化工艺的研发及PPCPs的生态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0.
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污水监测值的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污水,将一年内监测的曝气池山水和入水中酚、氰、氨氮、COD等指标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时间序列、正态分布性、自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指标呈正态分布而周期性特征不明显;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水COD与入水COD、出水酚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