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52.
53.
基于野外样地调查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PCA)与冗余分析(RDA)等方法,研究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类型泥炭藓沼泽(泥炭藓类型、水竹类型、垂穗石松类型和灯芯草类型)的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层和苔藓枯落物层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植物28科41属44种,4种类型泥炭藓沼泽的物种组成差异性较大,但科属种的分布比较均匀;植物区系分析发现,天宝岩泥炭沼泽植被区系主要由泛热带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2类构成;PCA结果显示,同种类型泥炭藓沼泽各样地的分布较为集中,个别样地分布比较分散,但4种类型泥炭藓沼泽样地之间的差异较大,PCA二维排序图清晰显示了4种类型泥炭藓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而RDA表明,土壤容重、木本层盖度、土壤自然含水量和苔藓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成为影响其植被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这些因子能够显著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最小组合.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泥炭藓沼泽物种组成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差异,而环境水分特征是影响其植物组成分异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铁负载污泥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估了铁负载污泥炭与有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联合调理改善高级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的效能,研究了联合调理过程中污泥絮体特性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污泥炭可以通过铁的电中和作用降低污泥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同时充当骨架材料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此外,铁负载污泥炭可以有效去除污泥体系中大分子溶解性有机物,从而改善污泥的过滤性能.污泥炭和有机絮凝剂在污泥调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污泥碳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50 mg·g-1(以TSS计)和8 mg·g-1(以TSS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明,PAM主要与污泥絮体中的蛋白质分子作用,从而促使污泥颗粒凝聚.  相似文献   
55.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污泥炭吸附剂对气态汞(Hg0(g))的吸附特性,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炭吸附剂对Hg0(g)的吸附容量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气体流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Hg0(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吸附温度为130℃、Hg0(g)质量浓度为65.2μg/m3、气体流量为1 L/min时,污泥炭吸附剂对Hg0(g)的吸附容量达到81.8μg/g,优于选定的商品活性炭。污泥炭吸附剂对Hg0(g)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反应以及三者相结合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6.
朱迪  张朝晖  王智慧 《环境科学》2022,43(4):2115-2123
为了解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高寨水库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农田泥炭藓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重金属的污染来源,选取了该区域附近的农田泥炭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泥炭藓及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采用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和农田泥炭藓中的重金属含量排序分别为:V>Zn>Cr>Pb>...  相似文献   
57.
泥炭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培生 《化工环保》1992,12(1):18-24
探索了影响泥炭吸铬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吸附实验,设计了一套处理水量5吨/小时的工业装置。通过经济分析,认为该工艺在处理效果和经济上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泥炭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数据分析表明 ,Freundlich和 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一过程。通过 L angmuir方程计算出颗粒对 SDBS的最大吸附量为 3 3 .3 3 mg·g- 1。在试验条件下 ,吸附量随着 SDBS的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 ,当溶液的初始 p H在 4~ 8的范围时 ,颗粒对 SDBS吸附量变化很小。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速率产生明显影响 ,浓度越低吸附速率越快 ,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颗粒对 SDBS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在泥炭沼泽湿地中碳循环的研究方法,手段和研究内容,阐述了主要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0.
泥炭和腐植酸类物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叙述了泥炭的形成、组成、结构、泥炭及腐植酸类物质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应用:用泥炭净化被放射性污染的废水;用泥炭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用泥炭净化工业和城市污水;泥炭对水中石油及其产品的吸附;泥炭对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清除.因此,泥炭和腐植酸类物质是净化生物圈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