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409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罗龙胜 《环境保护》1992,(12):26-26,25
水质中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旧称高锰酸钾法测得的化学耗氧量即COD_(Mn))和生化需氧量(简称"三氧"),是环境水体监测的常规分析项目,利用容量法分析,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方法计算,十分复杂,易于出错,为此,笔者推荐一种计算方法:公式简单,便于多种计算器编程,计算准确、快速,尤其适用于成批样品的分析计算,现以f(x)-180P或3600P计算器编程为例,介绍如下:溶解氧(D_o)与生化需氧量(BOD_5)  相似文献   
132.
溶解氧和pH值对CAST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ST工艺对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要求不同的环境因素。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CAST工艺在主反应区内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时溶解氧浓度和pH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得出结论 :CAST主反应区内SND最佳溶解氧为 0 5mg L ;脱氮的最佳pH值为 7 4~ 7 8。  相似文献   
133.
黄海和东海海域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黄河和东海海区四个季度的调查资料,描述了溶解氧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黄、东海溶解氧分布的基本特征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随着水温的变化,不同季节这一差别有所不同。黄、东海溶解氧平均值分别为495.4和420.3μmol/L,测定范围分别为90.2-681.9和133-9-692.8μmol/L。以长江口以东H断面为例,描述了夏季溶解氧的断面分布特征,在20-30m水层出现一氧跃层,30m以下垂直分布比较均匀。文中还深入研究了东海陆架区黑潮水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活性污泥1号模型。对采用A/O工艺的上海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碳化、硝化、反硝化过程进行计算机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出水中的TCOD、TN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基本吻合,说明利用活性污泥1号模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模拟是可行的。并根据模拟结果建议该厂运行过程中应降低A段的溶解氧。  相似文献   
135.
河流水质1号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河流水质模型7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论述了河流水质1号模型(RwQM1)的研究成果.河流水质1号模型从活性污泥模型ASM中发展而来,并推出了建立模型的决策化方法,其对生化反应模型的完善而成为河流水质模型发展的一个标准平台.本文重点介绍了其在生化反应模型方面的进展,并和QUAL2E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6.
研究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在治理北京龙道河流域污染中的效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确保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对化学耗氧量(COD)、5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和悬浮固体(SS)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1%、85%、96%、77%和85%,出水中溶解氧(Do)平均质量浓度达到2mg/L.  相似文献   
137.
同时硝化反硝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培养和富集硝化菌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0.5-1mg/L)观察到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的存在。进水氨氮投加浓度为50mg/L和100mg/L的2个试验组,总氮分别有58.4%和62.6%损失,作者还结合试验结果,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8.
讨论了溶解氧和污泥沉降比对乌鲁木齐新建东郊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的影响。旨在为生产运行管理和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对相同曝气量,不同进水流量下.COD与DO之间的关系及不同污泥沉降比(SV)值下有机物去除率进行表征。通过对新建厂工艺指标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在300~800mg/L变化时,DO在1.3~3.0mg/L之间:当污泥沉降比控制在15%~25%之间,COD、BOD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SS的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9.
康媞  林铁 《环保科技》2003,9(3):13-15
报道了“中日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研究项目”在贵州化肥厂建立的示范工程——使用两台脱氮除磷设备 ( BR型间歇曝气式脱氮除磷净化槽及 BS型序批式脱氮除磷净化槽 )对厂内生活区部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情况。对该厂人均用水量大 ,水中有机物浓度、碳氮比均低的条件下 ,反应器内溶解氧控制对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0.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在炼油厂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简明地阐述了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特点,着重指出了该工艺中溶解氧实时控制的重要性,使沧州炼油厂污水处理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