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086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132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1880篇
基础理论   415篇
污染及防治   516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MBBR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呋喃铵盐制药废水。在填充比为40%,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2h时,COD的去除率为88.6%,TN的去除率为25.7%,第二级反应器对NH3-N的去除率为56.2%。  相似文献   
42.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促进剩余污泥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苏  陈银广  周琪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8):1300-1304
采用批试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LAS)对剩余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结果表明,C12-LAS的投加极大地提高了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SCFAs产量.当C12-LAS加入量低于0.1g·g-1时,SCFAs产量随着C12-LA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当C12-LAS加入量高于0.1g·g-1时,SCFAs产量反而有所降低.从污泥产酸量以及经济成本考虑,C12-LAS的最佳投加量为0.02g·g-1,此时剩余污泥的SCFAs最大产量出现在第6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12-LAS不仅促使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脱离污泥颗粒并溶解到液相中,而且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性.尽管剩余污泥经历着酸化过程,但由于其释放出大量的NH4 -N,污泥在整个厌氧发酵过程中的pH值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3.
介绍SBR法在制药废水中的应用及工艺流程.通过处理COD从3600mg/l降到130mg/l.COD总去除率达到96%,出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4.
本文所述的生物膜法氧化沟(BFOD)是在活性污泥氧化沟及生物接触氧化法这二大形式的主要方面——推流式与软性填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可变孔(微孔)曝气软管的出现,不仅强化了充氧能力,而且使生物膜法氧化沟废水处理技术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45.
城市污水高效低耗生物脱氮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NH4^ -N。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7.5h、回流比为1.5、无外加碳源时,COD的去除率大于90%,NH4^ -N的去除率大于99%;平均出水COD小于40mg/L,NH4^ -N小于1mg/L,TN的去除率60%左右;反硝化过程的适宜C/N为4~5。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利用自然水体中直接采集的生物膜进行了铅、镉的吸附.结果表明,自然水体中直接采集的生物膜对铅、镉的吸附存在干扰现象.此外,直接采集的生物膜吸附铅的能力大于吸附镉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生物膜法去除地面水中NH3—N的效果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滴滤式生物膜法及浸没式生物膜法处理受到微污染的地面水源水。试验结果表明L:两种方法对原水中的NH3-N都有显著的降解效果。相对而言,滴滤式生物膜法具有省略鼓风曝气系统的优点;但是后者则具有处理效率高、温度影响小、不会堵塞、运行稳定的优点2,并且进出水位的落差很小,总的能耗少,便于在自来水厂处理系统的前段增设,为去除 微污染水中的有害物质提供了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成生物膜的假单胞菌属中的短杆菌对废气中甲苯有很强的生物降解能力,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04.4mg/h,且当入口气体甲苯浓度低于约2.0mg/L时,单塔净化效率可保持在80%以上.甲苯在生物膜内的一级和零级表面生化降解反应速度常数分别为K_(1a)=0.1802m/h和K_(0a)=193.61mg/m~2·h,反应级数的转换约在其液相浓度为0.8~1.2mg/L(相当于气相浓度约1.7~2.1mg/L)时发生.  相似文献   
49.
粉煤灰,又称“烟道灰”,是从燃烧装置的烟道气中收集而得到的细灰.目前,国内外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极为重视,但大部分都着眼于建材、建筑和农业等方面,而本发明是将粉煤灰作为型煤的掺合料配制型煤,即将粉煤灰与烟煤、褐煤和泥炭混配,再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混匀后经压力成型制成各种形状的无烟燃料.实践证明,只要灰质、煤质和掺比相匹配,可压制成合格的掺灰型煤,达到“煤掺灰,灰代煤、效益高”的效果.该掺灰型煤,具有反应活性高,燃烧效果好,基本无烟等特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节约能源等.经试烧证明,燃烧排烟中的各种污染物可消减50%以上,节约煤炭约30%以上,并且,每吨掺灰型煤(按售价每吨100元计算)可增收15—20元.  相似文献   
50.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田采出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处理难度高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寻求合适的处理技术一直是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油田采出水的产生和特点,介绍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离技术、过滤技术、膜技术、气浮技术、吸附技术等物理法;盐析技术、混凝沉淀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等化学和物理化学法;活性污泥技术、生物滤池技术等生物法,并概述了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现有技术分析,总结出当前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处理难点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