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工业电除尘器受反电晕、微细颗粒捕集效率低等因素影响使超低排放运行过程不稳定,故采用开孔式收尘极板并优化极配形式与参数以减缓上述问题发生,并保证电除尘器高效稳定运行。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同极间距、线距、板形、线形对电场与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m同极间距利于高比电阻粉尘捕集。最佳线距处于同极间距的0.5~1倍范围内,此时板表面平均电流密度最大。4种多孔板结构对反电晕现象均有一定的减缓作用,错孔板结构收尘场强最大,除尘性能最优;空腔内增加极板对0.01~0.1μm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提升16%。4种线形中,新型鱼骨线除尘性能优于其他线形,采用错孔式收尘极板与新型鱼骨线相配时,除尘区域内收尘场强最佳,颗粒物理论有效驱进速度较其他极配形式提升47%,减少了电除尘器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多孔电极电除尘器在超低排放设计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姚耿东  姜槐  鲁德强  施浚人 《环境科学》1996,17(2):49-50,76
对我国首座长波远程导航台的脉冲长波天线周围电场强度进行测试和有关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发射机房内一般电场强度在0.5-3.6V/m,其相应脉冲峰值为38.5-276.9V/m,距离发射天线850-1100m据住区内,场强为0.7-3.9V/m,峰值为53.9-300.3V/m;环境场强随与天线的距离增大而迅速衰减。在离天线1200m以外,场衰减到极小值。  相似文献   
23.
等离子体联合纳米技术降解甲苯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自制的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纳米技术研究了不同电场强度、不同填料情况下的甲苯的降解,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的机理,分析了降解产物.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率随电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反应器内填料变化[无填料(1),普通填料(2),镀有普通钛酸钡的介电填料(3)和镀有纳米催化剂的填料(4)],降解率( η)呈现为η (4)> η (3)> η (2)> η (1),最高可达95%.能量分配率(R)为R(1)>R(2)>R(3)>R(4).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作为等离子体反应器内的填充材料,处理同量甲苯废气其消耗功率要低于填充其他填料的等离子体反应器.通过GC-MS 分析,中间产物包括醛、醇、酰胺及带有苯环的衍生物等有机物,但电场强度足够高时,甲苯分子最终可被氧化成CO2、CO 和H2O.  相似文献   
24.
25.
26.
纵横复合收尘极板电除尘器,具有优异的除尘特性.从理论上推导了空间电荷在纵横复合收尘极板电除尘器内任何一点产生电位的计算式.板电流密度及平均板面电场强度的实测结果与电场强度分布是一致的,表明推理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7.
输变电工程电磁影响及其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结合各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国内工频电场和磁场污染投诉案例,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高压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电磁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标准已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电磁环境的影响,对民众健康不会产生副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输变电环评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非平衡等离子体联合技术降解甲苯气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竹涛  李坚  梁文俊  金毓峑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1):2299-2304
采用了自制的纳米钛酸钡基介电材料作为催化剂,以电工陶瓷拉西环作为载体,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对常压下流动态含甲苯的空气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强度、流速、初始浓度及不同填料情况下甲苯的降解及臭氧产生情况,初步探讨了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的机理,并进行了产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小于13kV·cm-1时,甲苯降解率和臭氧产生浓度随电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气速和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填料下降解率及臭氧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有催化剂填料、普通填料、无填料,有催化剂存在时(电场强度为14kV·cm-1,流速为0.3 m3·h-1,甲苯浓度为600 mg·L-1),甲苯降解率最高可达95%.当电场强度>13kV·cm-1时,臭氧浓度因受到过量的高能电子攻击而发生分解.表现为臭氧浓度随电场强度的继续增加而降低.因此,电场强度为13kV·cm-1时,产生的臭氧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29.
中波广播电台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恒  王东  张金帆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189-192,182
文章引入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评价的指数法评判模型,进行了中波广播电台的固有危险性评价。探讨了中波天线周围电场强度的理论计算、分布规律以及电磁污染可能范围,并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中波广播电台天线电场强度值,在近距离区域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当距离进一步增大时,场强值继续衰减,但衰减速度越来越缓慢;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对与电场强度衰减的幅度较慢。当中波广播电台功率比较低时,其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在20 m以外均能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规定,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0.
以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CCMM5001)为材料,探索了影响其电转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等鞭金藻电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真空抽滤法收集藻体获得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离心收集法;藻体收集的最适缓冲液为1.0 mmol/L HEPES(pH7.5)(含0.5 mol/L蔗糖);相同电场强度下,对数早期的藻细胞存活率最高,早、中、晚期的半致死电场强度分别为0.82~1.63 kV/cm、0.79~1.34 kV/cm、0.54~1.18 kV/cm;最佳脉冲时间为5 ms;冰浴时间为10 min。通过电击转化法向球等鞭金藻中导入质粒pCAMBIA2301,并对转基因球等鞭金藻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荧光定量分析,检测pCaMV 35S启动下的GUS报告基因的表达。得到转基因球等鞭金藻的GUS活性为0.52 nmolMU/(min.mg)。通过PCR方法检测固体平板上的单藻落,结果显示转化藻株能够检测到nptII基因。本研究建立了等鞭金藻的电转化体系,为外源基因的导入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