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45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81.
油田固体废物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某油田3个区域井场的废弃钻井液和取自集输站及注水站的油泥(砂)等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生物毒性试验和浸出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田的废弃钻井液急性生物毒性相对较大,油泥(砂)不具有急性生物毒性;这两种固体废物均不具有浸出毒性和腐蚀性。  相似文献   
882.
以某电厂桩基础为工程依托,进行了两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探讨了砂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在极限荷载作用达到稳定的情况下,荷载由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表现出很强的摩擦桩特征,桩侧阻力的发挥取决于桩土相对位移,对于不同的土层,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时所对应的桩土之间相对位移不尽相同。针对试验结果,根据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的要求,以桩顶沉降量来控制桩的竖向承载力,并提出了简化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桩土相对位移对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3.
焚烧法处理油泥(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江苏油田原油成分及油泥(砂)等物料组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燃料煤与一定比例的油泥(砂)混合进行高温焚烧,试验研究、筛选出一种可以保证燃烧效率的燃料混合配比,从而对油田储油罐和三相分离器中的油泥(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燃煤中添加30%的油泥(砂),焚烧工况稳定,好于单用燃煤的情况,除SO2外,CO、NOX和烟尘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84.
为研究如何快速恢复在突发状况下长期断流的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活性,比较分析了3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种群变化.分别为R1(生物滤柱)、R2(膜生物反应器,MBR)、R3(MBR),其中R1与R2进水基质浓度相同,R2与R3反应器形式相同,进水基质浓度不同.结果表明:R1、R2、R3中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分别经过39d、93d、76d得到恢复,总氮去除率分别恢复至87.0%、83.4%、87.6%,总氮去除负荷分别恢复至0.359,0.114,0.244kg/(m3·d).R1与R2相比,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能够承受较高的水力负荷,长期断流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更容易恢复.R2与R3相比,在进水基质浓度较高的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具有充足的营养底物,且高基质水平形成的底物浓度压力更有利于提升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在污泥内部的传质效果,恢复效果更好.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个反应器在恢复前(后)CandidatusKuenen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7.3%(32.0%)、1.6%(2.6%)、1.8%(6.0%),恢复后R1中相对丰度最高.  相似文献   
885.
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片状结构砂与常用的圆形颗粒标准石英砂相比,在物理力学特性上有显著的差异。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振动孔压上升会导致土体刚度发生软化,当振动孔压累积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产生液化现象,从而引起土体结构发生破坏。采用英国WFI动三轴仪,研究了南京片状细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水平和循环次数对其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考虑每一次循环过程中动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的卸载及再加载割线动剪切模量G_(sec)和最大割线模量G_(max)的变化特性,建立了动剪模量软化的经验公式;静偏应力水平对动剪模量软化有显著影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动应力—应变滞回圈逐渐向应变累积方向滑移和向应变轴方向倾斜,且彼此分离;考虑循环软化特性,采用修正的Masing准则,描述了循环荷载下南京片状细砂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886.
再生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但是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仍含有大量条件致病菌,潜在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本文以生物膜慢滤-消毒作为深度处理工艺,探究该工艺对条件致病菌(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的去除效能及机制。结果表明:相同滤速下,生物膜慢滤较慢滤对条件致病菌的去除效果好;滤速越小对条件致病菌的去除效果越好,最佳滤速为5 cm/h,此时生物膜慢滤对二级出水中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分别为92.9%、94.0%、65.7%;慢滤与生物膜慢滤对颗粒黏附态条件致病菌的去除效果优于自由悬浮态条件致病菌,对颗粒黏附态条件致病菌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在最佳滤速下,对生物膜慢滤出水用次氯酸钠(NaClO)和紫外(UV)进行消毒,根据投加消毒剂后水中的条件致病菌含量,确定NaClO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8.0 mg/L(以有效氯质量浓度计),UV的最佳辐射强度为40 mJ/cm2;紫外消毒较次氯酸钠消毒对慢滤出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去除效果更佳。在生物膜中存在假单胞菌属、嗜酸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与乳酸菌属,这些菌属均对条件致病菌的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NaC...  相似文献   
887.
江苏省连云港赣榆港区陆域采用航道和港池的疏浚土方吹填形成作业港区,吹填工艺以绞吸式疏浚为主,疏浚涉及土层为粘土和砂土,由此形成了粘土和砂土的混合土地基。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均匀性,采用了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但是目前对夹砂粘土地基强夯加固的理论和实践较少。为此,以砂夹粘土构成的混合土地基为对象,测试了多种能量单点夯击时的地基土夯沉量、孔压和夯坑周围土体强度等参数,探讨了强夯法加固该类地基的加固深度和水平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对于该类地基而言,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取0.35~0.5为宜;强夯过程中,孔压与强度的增长范围不对应,即孔压影响范围远大于强度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888.
对采出水膜法处理技术中的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以及集成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成本,总结各技术的特点。超滤、微滤主要处理的是水中的油类以及悬浮物和细菌,纳滤对二价离子的脱除率较高,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采出水矿化度。在实际采出水处理中,可综合运用膜技术和生物法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