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原子吸收测锰时硅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空气--乙炔炎焰法测定锰时,会对其产生严重干扰,若等量加入25mg/L钡或100mg/L镧则足以消除这一干扰作用,尤其是加入后者,可获得较真实的测值。  相似文献   
92.
以废旧铝、低碳钢废料和铁合金为原料,试制了炼钢用的复合脱氧剂钡铝合金。本文论述了使用废旧铝试制复合脱氧剂的情况以及研究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煤矸石酸浸脱杂制备钛氧化铝并电解生产铝钛合金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煤矸石酸浸脱杂与处理、钛氧化铝组成、电解工艺等条件对煤矸石制备铝钛合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工业生产过程中,锭破碎包装时产生大量粉尘。利用布袋除尘器将粉回收利用,并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5.
采用共聚方法制备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聚氯化铝(PASC),比较了它们与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及在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含量,研究了B值和pH值对其残留铝含量的影响情况。探讨了PASC的混凝效果和残留铝含量与Al/Si摩尔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SC较PA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和较低的残留铝含量。对于高浊度水而言,具有适宜Al/Si摩尔比的PASC才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但对中、低浊度的地表水和含油废水而言,在实验的Al/Si摩尔比范围内,其值越小,混凝效果就越好。PASC在水体中的残留铝含量随着Al/Si摩尔比的降低和B值的升高而下降。PASC和PAC在中性pH条件下具有最低的残留铝含量。  相似文献   
96.
叶面施硅对水稻籽实重金属积累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盆栽方法,以酸钠和正酸乙酯为源分别配制纳米制剂,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优优128"为供试植物,在Cd(5mg·kg-1、10mg·kg-1、50mg·kg-1三个水平)、Pb(200mg·kg-1)、Cu(250mg·kg-1)、Zn(300mg·kg-1)复合污染土壤进行种植,在水稻生长期内(苗期、分蘖期、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纳米,研究纳米对水稻籽实生长状况及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源的纳米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Cd污染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Cd、Pb、Zn在籽实中质量分数均增高,而Cu在籽实中质量分数降低。金属元素在籽实中的吸收系数顺序为Cd>Zn>Cu>Pb,表明Cd极易向籽实中迁移。随土壤Cd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籽实中各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都有所降低。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叶面施用两种制剂均可以缓解水稻的毒害效应,且和施无机相比,施有机对水稻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果更显著。表现为叶面施用后,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籽实中Cd、Pb、Cu、Zn的吸收量在喷施制剂后均显著降低(P<0.05);籽实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系数和积累量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高,施对重金属在籽实中积累的抑制效应越显著。这表明叶面施在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田污染防治中具有应用价值。文章所用的纳米制剂,制备简单,对于大面积推广肥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97.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铝铁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ALCL3,FeCl3,Na2SiO3和盐酸为原料,采用NaOH作为碱化聚合剂,合成了具有不同碱化度(B),不同Al/Fe/Si摩尔比的铝铁共聚物(简称PAFSC),通过PH滴定法测定分析了铝、铁在其水解共聚合过程中PH值的变化,然后通过透射电镜和混凝实验对共聚物的晶形貌像和絮凝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模拟具有色悬浊水样的絮凝实验,并与现有的其它无机絮凝剂作比较后可以看出:在同样投加量情况下,PAFSC处理的水具有更低的剩余浊度和色度。  相似文献   
98.
聚铁硅型混凝剂的形态分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玻璃和聚合硫酸铁为原料制备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Fe/Si摩尔比的系列聚合硫酸铁混凝剂(PFSS)并对其形态进行分析。采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发现随熟化时间延长,Fe(a)和Fe(b)的含量逐渐减少,Fe(c)的含量逐渐增多,而碱化度越大,PFSS中铁越易从Fe(a)向Fe(c)转化。采用显微电泳实验发现PFSS随着投加量增加,Zeta电位升高。采用超滤法测定了制备的PFSS分子量的分布情况,并将其与PFS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PFSS的分子量明显比PFS的分子大。  相似文献   
99.
以正交设计方法为基础,以COD去除率为指标,确定了聚铝铁硼(PSAFB)最优制备条件,研究了Fenton-PSAFB混凝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的最优反应条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200 mL生活垃圾压滤液为处理对象,复合絮凝剂PSAFB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Al/Si为1/2,Fe/Si为1/2,B/Si为1/6;其最优反应条件为:pH值为5.0,投加量为200 mg/L(以SiO2计);Fenton法最优反应条件为:pH值为3.0,30%H2O2为20 mL,1 mol/L FeSO4为30 mL;采用最优反应条件的Fenton-PSAFB处理垃圾压滤液,浊度去除率达到95.2%,COD去除率达到84.2%,BOD5去除率达到81.5%。  相似文献   
100.
高浓度复合型聚铁硅絮凝剂PFSS和PSFS的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图谱从不同角度对高浓度聚合硫酸铁和聚合酸铁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紫外吸收表明,聚铁絮凝剂中主要以Fe(OH)+2、Fe2(OH)4+2等二聚体为主,而且还有三聚体或其他聚合形态的存在;逐时络合分析显示,复合型聚铁体系中形态以Si(c)为主,铁形态以Fe(a)和Fe(c)为主;红外图谱证实高浓度聚铁是以羟桥为主结构连接的高分子复合物,在1100cm-1附近M—OH—M的振动证明有铁羟基及其聚合态存在,且其形态区别于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