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了碱渣对溶液中Cd2+的吸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碱渣对Cd2+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Cd2+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随体系pH升高而增大。当体系pH<7.52时,表面吸附起主导作用,吸附作用力主要为偶极间力和氢键力,碱渣对Cd2+的吸附热力学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较好地描述;而当吸附体系pH>8.00时,吸附作用力主要为化学键力,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较好地描述。当体系pH=7.00时,碱渣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当体系pH为8.00和9.01时,用Langmuir动力学方程拟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2.
结合某碱渣堆放场的水文地质状况,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碱渣堆放场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渣场在冲灰水和大气降水的浸泡、淋滤作用下,其中的氯化物和钙镁盐类大量析出并随碱渣废液一起下渗,石灰岩碎石对氯化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能力微弱。据试验数据分析认为,该渣场是焦作市北中部岩溶地下水中氯化物浓度和总硬度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常压汽油碱渣回用洗涤常压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常压汽油碱渣脱油,脱臭,回用精制常压柴油和常压柴油碱渣回收环烷酸的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在工艺上是可行的,精制后柴油和回收环烷酸的质量均达到了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94.
介绍汽油碱渣的组成及有害物的危害。为减少碱渣对总排水的影响,探讨了综合利用汽油碱渣的途径,主要有中和法回收酚、汽油碱渣用于柴油碱洗等。这样既处理了碱渣,又得到了有价值的酚。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
炼油厂碱渣的治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武汉石化厂碱渣来源分析碱渣污染物特征和游离碱浓度,概述并浅析目前国内碱渣处理工艺,重点介绍我厂减渣治理中源头控制,分质处理,二次利用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工作思路及碱渣治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96.
湿式氧化法处理碱渣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深度湿式氧化法处理碱渣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在国外炼油企业早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尚属首次。文章介绍国内首套引进的利用深度湿式氧化法处理炼油碱渣的工艺装置及运行情况,为国内炼油企业深度处理碱渣和实旎碱渣装置的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介绍我厂新建减渣氧化肥具装置工艺特点、运行情况、及脱臭后常汽碱渣的回用情况。实践证明,此装置对常汽碱渣脱臭效果好,脱臭后碱渣完全无臭;脱臭后碱渣回用于精制油品,油品质量合格,对下游处理碱渣的环烷酸装置的环烷酸质量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98.
99.
介绍了炼油厂催化汽油碱渣的产生和性质,以及催化汽油碱渣处理的现状,进行了催化汽油碱渣用于直馏柴油碱洗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回用方法可行,柴油产品质量合格,且提高柴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
空气氧化法处理碱渣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则飞 《环境工程》2002,20(1):53-56
炼油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 ,含有浓度很高的硫化钠 ,硫醇钠等恶臭物质 ,在中和废碱液前需对其进行处理。可采用低压空气氧化法使废碱液中的S2 - 、SR- 转变为S2 O2 - 3 、RSSR。该过程能否成功操作取决于温度、压力和空气与水的接触 ,尤其是空气与水的传质速度将会较大的影响硫化物的氧化去除速率和空气中氧气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