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8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406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153篇
环保管理   158篇
综合类   2872篇
基础理论   439篇
污染及防治   634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表面的磷动态解吸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饱和吸附磷后的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PBGC-Fe/C)为解吸对象,选择解吸液种类、解吸液浓度、流速和温度为影响因素开展动态解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aOH溶液为适宜的解吸液;0.10mol/L NaOH的动态解吸率可达85.39%;增大流速可缩短解吸时间,但过高的流速易导致流出液体积增加而带来二次污染风险;温度对解吸过程有轻微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分析可知,PBGC-Fe/C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在解吸过程中至关重要,解吸过程主要由静电斥力作用以及表面配位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丝绸厂汰头废水高有机物浓度高氮磷的特点,对该废水的化学除磷工艺及生物化学组合除磷工艺的除磷效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有机负荷、运行工况、工艺组合、药剂种类和投加量等对除磷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汰头废水采用厌氧-生物除磷-生物脱氮-化学除磷组合工艺除磷经济高效,当生物除磷SBBR工艺单元有机负荷为3 kgBOD5/m3·d,运行工况为进水0.5 h-厌氧2 h-曝气4 h-沉淀1 h-排水0.5 h,化学除磷工艺单元投加60 mg/L聚合氯化铝(PAC)时,可使COD及PO3-4分别为10 000 mg/L和114 mg/L的进水,出水COD及PO3-4分别为93 mg/L和0.23 mg/L;总ηCOD91.5%,ηPO3-4为99.8%.其中生物除磷工艺单元承担的ηPO3-4为75%;化学除磷工艺单元承担的ηPO3-4为24.8%.  相似文献   
993.
钴磷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分解磷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诱导化学沉积法制备系列Co-P合金,并将其引入PH3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在较低温度下催化分解PH3的性能,且测定的表观催化反应温度随合金中磷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当磷的质量分数≥7.7%时,表观催化反应温度<450 ℃.选取Co86.3P13.7样品进行催化分解PH3气体的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PH3分解率随催化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随总通气流量QPH3 QN2或通气量比QN2∶QPH3的增大而降低.控制催化反应温度为470 ℃、PH3进气流量QPH3=4~6 mL/min、通气比QN2∶QPH3=33~35时,催化剂可发挥最佳的催化性能,此时PH3的分解率达95%以上.对Co86.3P13.7不同处理温度下的X射线衍射(XRD)表征分析表明,样品在催化反应温度下发生晶化,有磷化物Co2P析出,但催化反应测试温度范围内晶化后的催化剂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94.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将生物氧化机理与深床过滤机理有机结合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本文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工艺形式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其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去污效能、启动方式、反冲洗形式及理想填料的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对目前曝气生物滤池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加强对曝气生物滤池与其他工艺组合的优化研究,将完善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体系,拓宽其使用范围。因此,曝气生物滤池将在我国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间歇曝气SBR工艺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通过曝气时间、交替次数的调整对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将工艺确定为厌氧1.5 h、好氧1.0 h、缺氧1.0 h、好氧20 min、缺氧1.0 h、好氧20 min.同时进行批式试验,对不同阶段的反硝化除磷菌(DPAOs)占除磷菌(PAOs)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与最初的厌氧/好氧SBR相比节省了44%的曝气量,且对COD、总氮、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8%、89%、100%和100%,系统中DPAOs所占比例为39%.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两套不同基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装置在不同季节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微生物的硝化强度和反硝化强度以及基质理化性质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探讨了氮、磷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随季节变化对浊度、COD和磷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温度降低对脱氮效果影响显著,对磷的去除影响不大.沸石-页岩湿地硝化强度和反硝化强度优于砾石湿地.采用沸石作为基质可以提高系统对氮的去除效率,促进湿地植物的生长.对氮、磷去除途径的分析表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基质对磷的吸附沉淀作用是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氮、磷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分别占湿地TN、TP去除量的16%和35%左右,也是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7.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工程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双循环两相(BICT)生物处理工艺的生产规模应用问题.通过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增设独立的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微生物的分相培养,BICT工艺为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增强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创造了条件.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说明,BICT工艺技术先进、运行稳定,投资及运行费用具有竞争力,在污水处理要求愈加严格的情况下,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概述火电厂脱硫石膏定义、生产过程和性质.简述了脱离石膏的工业利用,详述了脱离石膏对酸性和碱性土壤改良的现状和机理,并展望了脱硫石膏促进滩涂土植被演替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