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51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424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通过向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中投加氯化铝,研究了化学协同生物除磷过程中Al~(3+)对污泥脱氢酶活性(DHA)、胞外聚合物(EPS)及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铝投加量少于0.1 mmol·L~(-1)时,Al~(3+)对微生物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多于0.1 mmol·L~(-1)的Al~(3+)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氯化铝投加量少于0.1 mmol·L~(-1)时,Al~(3+)能够促进EPS中多糖(PS)和蛋白质(PN)的分泌,多于0.1 mmol·L~(-1)的Al~(3+)则只促进多糖的分泌,但对EPS的分泌总量没有影响.Al~(3+)会使污泥的SVI值显著降低,大大改善其沉降性能.MLSS、MLVSS基本上是随着Al~(3+)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MLVSS/MLSS随着投药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Al~(3+)对COD和TN的去除具有轻微抑制作用,但对TP的去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当Al~(3+)的投加为0.5 mmol·L~(-1)时,TP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浓度仅为0.44 mg·L~(-1),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此时,TP的去除率为92.7%,比不加药时提升了10.2%.  相似文献   
68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砌体结构的新型钢-聚合物砂浆组合加固方法,为研究该方法加固震损后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2层1/2缩尺振动台试验模型,对加固前(M1)试件和加固后(M2)试件进行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了试件M1,M2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钢-聚合物砂浆加固法可有效提高震损砌体结构的抗侧刚度,限制塑性损伤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震损后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固后试件(M2)一层变形较小,承载力主要由原结构墙体及砂浆面层提供,不同部位钢丝及洞口槽钢应变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结构一层仍具有较高承载力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683.
Preliminary study is carded out on the endocrine-disrupting organic chemical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PCB-28, 60,104, 153, 190) in hard roes of Ioaches(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as) in Weishanhu Lake,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rd roes of Ioacbes collected from the areas near the influx( such as Pengkou T-PCB =0. 243μg/g) or efflux( such as Hanzhuang T-PCB = 0. 221μg/g)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PCB contents, about 4 times that from the central lake(T-PCB = 0.066-μg/g), suggesting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pollutions. The PCB distributions indicated that PCB congeners with more chlorine are more easily accumulated in roes of Ioachee.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reveal that the PCB contents at present cannot lead the roes of Ioaches to be abnormal.However, the roes with higher PCBs in Pengkou and Hanzhuang are obviously bigger than those with lower PCBs(T-PCBs≤0. 176μg/g)in other localit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PCBs have a stronger estrogenic activity on the roes of Ioaches, and the phenomenon is likely premonitory for the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hard roes.  相似文献   
684.
概述了改性聚合物膜在重金属去除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表面改性、共混改性以及支撑层改性等改性方法。分析了改性聚合物膜表面或基体内部的官能团与功能材料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及主要作用机理。指出:支撑层改性可以有效提高膜基体孔内负载吸附剂的分散性进而提高重金属吸附量,但改性聚合物膜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提升。  相似文献   
685.
采用聚己内酯(PCL)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研究填充率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生物膜反应器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1)40%(体积分数)的填充率较合适,4h为最佳HRT。此时反应器硝酸盐氮去除率为88%,出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平均值为8.80mg/L。(2)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a)和长绳菌属(Longilinea)为反应器的主要菌属,且填充率40%的反应器以上菌属相对丰度总和最高(70%)。  相似文献   
686.
制革废水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仍残留低浓度的铬,为揭示微量铬在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的分布及胞外聚合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转化,通过改良热提取法提取生物处理过程中EPS和SMP,测定各组分中多糖、蛋白质、总铬等含量,分析制革废水生物处理中EPS组分的特征、金属铬的分布和EPS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一级生物处理中EPS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二级生物处理中EPS含量增加,活性污泥SMP与邻近沉淀池出水组分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铬在不同来源污泥EPS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污泥表面吸附及EPS对铬的络合富集、EPS的水解及代谢组分外排的行为均影响铬的迁移;通常,水体中铬首先被S-EPS吸收,经LB-EPS运输渗透至TB-EPS中储存。根据Pearson分析结果,总铬的分布与胞外聚合物中PS/PN及P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制革废水铬排放总量控制和深度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7.
通过熔融聚合法,以三羟甲基丙烷为中心核,柠檬酸为共聚单体,成功制备了端羧基型超支化聚合物,并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所制备的超支化聚合物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对尾矿库区污染土壤Cd、Pb和Zn的淋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端羧基超支化型淋洗剂使用浓度的增加及淋洗时间的延长,HBP-COOH对Cd、Pb和Zn的去除率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在C_(HBP)=1.0%,且pH=3时,HBP-COOH对Cd、Zn的去除率分别为73.2%和48.1%;在pH=5且C_(HBP)=1.0%时,对Pb的去除率为69.2%,而且HBP-COOH对Cd的去除效果最佳.相比于柠檬酸而言,HBP-COOH对重金属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且经HBP-COOH淋洗后,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变化相对较小.综合考虑,HBP-COOH可以作为尾矿库区污染土壤Cd、Pb和Zn的环境友好型淋洗剂.  相似文献   
688.
研究了聚合物质量浓度、分子量及原油族组分对模拟含油污水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的稳定性不但与聚合物含量、分子量有关,还与原油中沥青质、胶质的含量有关;随着含油污水中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逐渐下降,Zeta电位绝对值和油水界面剪切黏度逐渐上升;APAM分子量越小,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的程度越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均逐渐降低;当剪切速率小于0.30 s-1时,4种原油族组分对污水稳定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随沥青质、胶质含量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明显降低,Zeta电位的绝对值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689.
针对不同浓度聚合物的油包水和水包油乳状液,采用显微镜拍照分析和激光粒度仪两种方法,测试聚合物浓度与粒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油包水型乳状液,当聚合物浓度≤500mg/L时,聚合物浓度越高,乳状液粒径越小。对于水包油型乳状液,当聚合物浓度≤300mg/L时,聚合物浓度越高,乳状液的粒径越大;当聚合物浓度300mg/L时,乳状液的粒径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90.
为了探求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装置研究了活性污泥好氧阶段曝气强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松散束缚型胞外聚合物(LB-EPS)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曝气强度增加,活性污泥中LB-EPS含量逐渐升高。(2)活性污泥LB-EPS中,蛋白质为其最主要成分,其次为多糖,腐殖酸所占比例最小,多糖含量及比例均随曝气强度的上升而增大,蛋白质和腐殖酸含量受曝气强度影响不大。(3)曝气强度为40、80、120L/h,污泥体积指数(SVI)分别为(65.00±0.98)、(83.00±1.45)、(103.00±2.00)mL/g。曝气强度增加引起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恶化的原因主要在于曝气强度的增加会使LB-EPS中的多糖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