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苯及苯类化合物作业者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如刺激眼、鼻引起流泪、流涕、咳嗽等,继则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严重者则昏迷、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样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倦怠、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亦可伴有轻度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紫癜等.  相似文献   
112.
阳离子PAM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叙述了通过利用曼尼兹反应条件的控制,对聚丙烯酰胺进行了阳离子改性,合成胺甲基聚丙烯酰胺。探讨了原料配比、甲醛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二甲胺滴加时间等对胺化率的影响,并对其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3.
用双步胺缔合相变-两步反革法处理茶磺酸系废液,以自制的2,4-二(N,N-二丁基)氨基十二烷基苯(HG-1)作相变试剂,考察了缔合相变法和两步反萃法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萘磺酸系废液pH小于等于2的条件下,与三辛胺相比,用HG-1处理萘磺酸系废液可将循环处理次数减少2~3次,循环处理效率提高40%-60%,萃取罐的容积利用率可提高40%。G盐废液、NH2-J酸废液、T酸母液及脱硝废液的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9.40%,96.73%,97.77%,99.20%;在氨水加入量为20mL条件下,两步反萃法可从NH2-J酸废液中分出14mL无机盐水相,并可得到7g硫酸铵,分出无机盐水相后的萘磺酸浓缩液体体积比传统的一步反萃法减小了44%。  相似文献   
114.
《现代职业安全》2006,(1):97-99
苯中毒事故 除正规厂家从事苯生产的人员外,苯中毒事故还常发生在油漆制造、涂刷,皮革加工,制鞋、制箱包等工种中。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作业环境不好,劳动条件差,劳动力密集,缺乏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危害后果严重。例如2000年广东67名工人被“猛鞋”胶水击倒事件就是苯中毒的典型案例。2002年,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24人苯中毒,  相似文献   
115.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废水再经河水稀释进A/O池生化处理3d后,可达标排放.负载萃取液用5%NaOH水溶液反萃取.由于萃取剂回用降低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16.
氯代芳香化合物是工业废水中重要污染物之一。本文介绍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降解机理、生物流化床的特点及其处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应用 ,为含氯代芳香化合物的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溶剂萃取法对苯甲酸废水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生产苯甲酸废水的成分复杂,属生物难降解体系,CODCr值高达20000~100000mg/L.本研究分别采用磷酸三丁酯、三烷基胺、三烷基氧膦为络合剂,正辛醇为助溶剂,煤油为稀释剂,通过萃取-反萃的方式,对苯甲酸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多级错流萃取能有效地回收溶质苯甲酸,将原废水的CODCr值降低至1/6,使之满足其它末端处理的要求,而且反萃工艺简单易行,可生产苯甲酸盐,溶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8.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生物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了水体中的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和精胺五种生物胺.试样经0.22μm膜过滤后,以甲磺酸(MSA)溶液为淋洗液,阳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检测常见的阳离子和生物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线性关系,五种生物胺的回收率分别为98.3%,96.1%,96.7%,106.2%和105.4%;检出限分别为14,8,22,10和112μg·1-1.  相似文献   
119.
采用新型的的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研究了200种芳香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物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首先对芳香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参数化表达,然后采用逐步回归(SMR)对变量进行筛选,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其87个无氢键分子的模型和113个有氢键分子的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R2=0.801,SD=0.473和R2=0.929,SD=0.318.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证明了该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在分子结构表征和生物毒性预测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0.
<正>2014年7月28日加拿大政府在对33种偶氮碱性染料(其中29种被列入《国内物质清单》)进行一项筛查评估后决定,没有理由要求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该决定是在"提议的"评估"得出结论",这些物质不符合《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第64条中列出的任何标准后做出的。在筛查评估认定它们不符合CEPA第64条中的标准后,环境部长和卫生部长也提议不对16种芳香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