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熊欢  范鹤  高俊峰  刘磊 《环境工程》2019,37(5):39-44
采用过磷酸钙-水泥(SSPC)及水泥(OPC)固化稳定铅(Pb)重金属污染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毒性浸出(TCLP)试验研究了铅污染土固化体的力学和浸出特性,并通过形态提取(BCR)分析了固化体中铅赋存形态,结合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了重金属的潜在风险程度。试验结果表明:过磷酸钙-水泥(SSPC)和水泥均可显著降低固化体中铅浸出特性,过磷酸钙-水泥(SSPC)固化体的浸出浓度远低于水泥固化体,当过磷酸钙添加量分别为5%和10%时,固化体中铅浸出浓度低于GB/T 5085. 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形态提取试验表明:水泥(OPC)和过磷酸钙-水泥(SSPC)均可促使Pb从活性态(弱酸提取态)向较稳定态(可还原态、残渣态)转化,但过磷酸钙-水泥(SPCC)固化体中残渣态Pb的含量较高。基于改进BCR法获得F1(弱酸态)的基础上,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评价了固化后污染土中铅的生态风险等级,对比未固化土,生态风险等级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42.
磷酸盐对铅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污染土壤中分别加入磷酸二氢钠(SDP)、磷酸氢二钠(DSP)、磷酸钠(TPA),研究不同磷酸盐对铅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及其修复机理,并与未处理的铅污染土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DP、DSP、TPA处理后,均能在较短的养护时间(5d)后显著降低污染土壤中铅的浸出浓度,最佳稳定率分别达78.98%、86.43%、91.47%,且磷酸盐的作用效果与其投加量呈正相关,稳定化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磷酸盐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磷酸根与铅离子生成在较大的pH值范围内稳定存在的磷酸铅类化合物,特别是Pb_(10)(PO_4)_6(OH)_2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污染土壤中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王鑫杰  黄锦楼  刘志强  岳希 《环境科学》2013,34(9):3704-3708
以某铅蓄电池厂污染场地5个铅污染区域(WS、A、B、C及BZ)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铅全量及各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在0.1 mol.L-1EDTA,30 min,25℃相同条件下,使用超声波辅助化学洗脱(ultrasonic-assisted chemical extraction,UCE)与传统化学洗脱(conventional chemical extraction,CCE)两种不同的作用方式,对铅的去除效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种不同清洗方式后铅的形态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UCE对铅的去除效率显著优于CCE.在CCE作用下,5份污染土壤WS、A、B、C、BZ铅的去除效率依次为10.06%、48.29%、48.69%、53.28%及36.26%,而UCE作用下铅的去除效率依次为22.42%、69.31%、71.00%、74.49%及71.58%,平均效率高出22%.通过对比两种清洗方式后土壤中的铅形态发现,酸可提取态在UCE作用后持平或有所降低,但CCE后使酸溶态有增高的趋势;对于铁锰氧化态,UCE对其有着极好的去除能力,可达98%左右,同时对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态也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因此,UCE在化学萃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是一种简单、极快速去除污染场地中重金属铅的增效手段.  相似文献   
44.
建厂以来从未有过环保违规记录,又通过极为严格的ISO14000环保认证,一年前还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然而就是这个堪称"环保标兵"的浙江德清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却被曝出是当地居民"血铅超标"事件的"祸端"。(5月15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45.
张庸 《环境导报》2003,(22):20-20,25
当前世界各国生殖健康的状况相当严峻,环境污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重视,WHO决定把21世纪定为“生殖健康世纪”。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苔藓植物对铅元素的富集特征和对铅污染的生物响应特性,选用多年生、植株体较大、分布广泛且易于采集的匐枝青藓(Brachythecium procumbens)为试验材料,在试验区使用不同浓度(0-3.0 mmol·L-1的Pb2+污染液对人工栽植的匐枝青藓进行了动态胁迫试验(7-28d).使用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  相似文献   
47.
壳聚糖辅助下玉米修复铅污染土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壳聚糖辅助下玉米(ZeamaysL.)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考虑了4因素3水平,4因素为土壤铅含量、壳聚糖含量、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加入壳聚糖后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壳聚糖会造成玉米生长停滞,甚至死苗,原因在于壳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会造成土壤板结,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同时壳聚糖将土壤中的大量重金属溶出,造成玉米重金属中毒.加入壳聚糖后,玉米对铅的吸收较对照结果有很大提高,壳聚糖能够促进铅元素从土壤向植物体内转移,但壳聚糖促进铅元素从玉米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较弱;综合壳聚糖的促进效果,在土壤铅含量为1.8g·kg-1,壳聚糖含量为5mmol·kg-1(土),壳聚糖溶液pH值为4.5,提取时间为7天的条件下,有利于促进铅在玉米地上部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48.
我们对某铅作业厂子校其父母接触铅的学生(实验一组,n=61),父母不接触铅的学生(实验二组,n=61)及对照区学生(n=61)进行了配对研究,结果如下: (1)实验一、二组学生PbB、PbU、FEP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b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C)显著降低,这个结果表明:长期低浓度铅接触可引起学生体内铅蓄积量增加,卟啉代谢紊乱,表现为低血色素性贫血。 (2)三组学生IQ水平与血铅水平一致实验一组,低IQ检出率显著高于实验二组,表明:长期低浓度接触铅是影响IQ的因素之一,其父母接触铅者所受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洛阳市环境空气中铅含量的连续监测,分析研究了洛阳市环境空气中铅污染现状及污染途径,并结合本地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0.
自1996-2000年对沈阳市空气铅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本文分析了沈阳市铅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形成原理,不同功能区的铅含量分布状况是: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文化区>对照区;自1996-2000年铅含量是降低趋势,季节变化规律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和出结论:影响沈阳市空气铅含量的主要因 工业、交通和燃煤。沈阳市空气铅污染虽然在好转,但与其它城市相比,铅污染依然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