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71篇
综合类   1087篇
基础理论   169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19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对漯河市乡镇饮用水源地现状的调查,针对乡镇饮用水源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指出,漯河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目前的保护措施目前尚不完善,从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措施看,应加大对面源的控制和对水污染源的控制;从饮用水水源地监督与管理看,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督与管理,建立建全饮水水源保护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地下水井群的隔离防护工程,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并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92.
徐丽丽  张哲  赵鹏  张宏伟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3855-3861
水体中的颗粒物作为载体,会吸附重金属、抗生素等污染物质,在饮用水传统处理工艺下难以有效去除,成为饮用水中的一大安全隐患.本文利用微波萃取(MAE)和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分别对颗粒物上吸附的抗生素进行了前处理和测定,分析了饮用水源水中的颗粒物对4种典型抗生素的竞争吸附特性.研究表明,水体颗粒物吸附单一抗生素达到吸附平衡时,小颗粒和大颗粒上的吸附位点均未达到饱和.抗生素的结构对其在颗粒物上的吸附有重要影响,4种抗生素的两两竞争吸附结果显示,罗红霉素(ROX)、青霉素G(PG)的竞争能力最强,甲氧苄啶(TMP)次之,萘啶酸(NAL)的竞争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93.
碘元素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饮用水中的碘含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检测上海市饮用水中碘的含量,探讨碘元素与人体微量元素需要量的关系,为人体适量碘元素摄入和碘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本实验运用催化光度法检测饮用水样品中的碘含量。结果显示:上海市各供水区域饮用水碘化物含量范围在(4.87±1.10)~(8.45±2.36)μg/L(闵行地区样本碘元素含量最高,为8.45±2.36μg/L,而市北地区样本含量最低,为4.87±1.10μg/L);上海市居民经常选择的包装水中,碘化物含量范围在(6.75±0.05)~(10.63±0.03)μg/L(农夫山泉样本碘含量最高,为10.63±0.03μg/L,而康师傅样本碘含量最低,为(6.75±0.05)μg/L),普遍高于上海市自来水的碘含量。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中碘含量处于安全值范围以内,并且远低于饮用水中高碘值150μg/L。  相似文献   
994.
活性氧化铝是饮用水除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但它存在一些问题,如吸附容量偏低、适用pH范围偏小、吸附平衡时间较长、出水铝超标等。针对这些问题,许多研究者对活性氧化铝吸附剂进行改进,将多种金属元素或金属氧化物以不同的比例和方式掺杂到活性氧化铝中,开发了多种基于活性氧化铝的新型复合吸附剂。其中被用于掺杂的金属主要有铁、镁、锰、锌及稀土元素等。文章按掺杂金属的不同,对铝基吸附剂的各类性能和除氟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除氟吸附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也许你很难想像:对世界上大多数人而言,喝上一杯饮用水,并非像取一杯冰镇灌装水或厨房水槽里的水那样简单容易。对他们来说,获取饮用水是一项困难、费时,而且绝对必要的艰巨任务。1、饮用水来源于哪里?地表水地下水淡化海水以上种种答案:以上种种。这取决于你处在世界的哪个区域,你水龙头中的水可能来自地表水(如湖泊、河流、水库)、地下水,  相似文献   
996.
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是饮用水中存在的主要致嗅味物质,活性炭吸附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嗅味物质去除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各种因素,对化学氧化法和生物降解法去除嗅味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997.
东江流域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阐明东江流域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风险水平,对研究区域内9个区县45个水样中的常规水质指标和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挥发性有机物共6大类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水源地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有机污染物的致癌风险水平相对较高,成人和儿童的饮水致癌风险最高分别达到了1.17×10-5.a-1和2.19×10-5.a-1;研究区域的非致癌风险较低,均在推荐的可接受范围内.不同类型水源地有机物致癌风险排序为江河>水库>山泉>地下水.研究区域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六六六、二氯甲烷、氯丁二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多环芳烃,需要重点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998.
999.
茶多酚具有消毒能力,可作为一种饮用水辅助消毒剂,但消毒后水中细菌再生长规律尚不清晰。对茶多酚投入水中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可能是茶多酚和菌体蛋白质结合生成了生物可降解有机物(BDOC),成为管网水中异养菌增长的动力,从而使管网水的生物稳定性随着消毒接触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在水中的衰减速率和BDOC生成速率有较好相关性。辅助消毒剂投入水中6 h内茶多酚浓度衰减很快,消毒效率指数较低,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多酚浓度降低,消毒效率指数随之提高。因此,茶多酚作为辅助消毒剂时,建议其投加方式不宜采用一次投加,而应连续投加。采用连续投加的方式可以降低茶多酚的衰减速率,提高出水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外加电压、初始浓度对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卡马西平(CBZ)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BZ初始浓度为100μg/L的条件下,随着电压的升高,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对CBZ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在外加电压为2V,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对CBZ的去除率达到88.0%;外加电压为2.0V的条件下,CBZ初始浓度为50~500μg/L时,电化学耦合膜对CBZ的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而与粉末活性炭/微滤膜(PAC/MF)工艺的比较可知,电化学耦合膜工艺的去除效果更为稳定,运行成本也更低.考察了水中的离子强度和腐殖酸对电化学耦合膜工艺去除CBZ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对系统中·OH的竞争作用,离子强度的增大及腐殖酸浓度的提高将抑制CBZ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