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7篇
  免费   796篇
  国内免费   1294篇
安全科学   2070篇
废物处理   138篇
环保管理   1451篇
综合类   4451篇
基础理论   857篇
污染及防治   443篇
评价与监测   536篇
社会与环境   703篇
灾害及防治   49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长江流域等重污染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地区分布,指出了各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控制重点.同时分析了各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经济贡献率,最后结合行业的污染贡献率和经济贡献率以及行业在地区所占的比例,提出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2.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业务流程为例,从技术路线、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功能分析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分析并介绍了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开发时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探讨了建立基于B/S结构、J2EE技术架构、创新的组件装配方式、Oracle9i数据库、中间件和多层体系结构等多项先进技术进行系统实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3.
汉江水质评价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汉江各主要水质断面进行水质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及因子得分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赋权值,从而对所取断面进行水质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与排序。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汉江17个断面的水质污染相似性进行分析,给出分类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4.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灰色聚类法把湖泊系统当作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灰色聚类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中,以广州市荔湾湖为例,建立不同的聚类指标所拥有的隶属函数,确定聚类权重值,求得最大聚类系数及聚类结果,得出用灰色聚类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既能体现水质等级界线的模糊性,又能充分利用信息,避免了模糊数学法的不合理之处。因而,灰色聚类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灰色聚类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6.
平顶山市湛河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九五”期间平顶山市湛河水质例行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湛河水污染现状、特征及原因,并提出综合性湛河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可将环境质量评价的无论是定量指标还是定性参数转化成"二进制"的"1"或"0",进而将这种二进制数引入B-P网络.通过实例探讨,这种新的B-P网络既适用于定量指标的水质参数又适用于定性指标的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78.
The development of a broader,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o aquaticecosystem management has been called for in recent years. Physical and chemical objectives alone are no longer consideredsuffici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s and shouldbe supplemented with biological objectives. The ubiquitousand sedentary nature of macroinvertebrates, combined with theirmeasurable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avour their use as important indicators i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o establish biological objectives, there is a need for a regionalframework to limit the variability between ecosystems. Pas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n a posteriori regionalisationapproach may be more useful than an a priori approach in explaining single component (e.g. macroinvertebrates) patternsacross ecosystem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s aquaticresource management agencies often focus on one or twocomponents of the ecosystem to assess environmental health. This study uses an a posteriori method to delineate and describebiological regions based on edge and riffle macroinvertebrate data. The regionalisation will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settingbiological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range of reference conditionsmeasured within each separate region. The objectives will includeregional checklists for taxa and biotic indices. Predictive modelling in the style of RIVPACS or AUSRIVAS will also be usedwithin each region to develop objectives, incorporating local, regional and systematic features as predictor variables.  相似文献   
79.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80.
合流制溢流污染严重威胁着下游受纳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为科学评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合流制排水体制系统化提升方案在解决老城区合流制溢流污染方面的效果,以嘉兴市老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技术和SWMM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嘉兴市老城区合流制排水体制系统化提升方案进行了全面评估。经在线监测评估发现,完成海绵城市改造后,嘉兴市老城区在研究期内的溢流频次减少为26次,小雨不会产生溢流;经SWMM模拟评估发现,完成海绵城市改造后,老城区合流制溢流口年溢流频次减少了132.2次。整体来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合流制排水体制系统化提升方案突破了传统末端治理的局限,从雨污水产生、收集的全过程对合流制排水体制进行了系统化整治,对于提升全局水环境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