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消费行为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不少文献对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做了实证研究,但专门针对某一年龄群体的研究却不多。事实上,不同年龄的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旅游消费行为。以成都城郊乡村旅游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的方法,从出游意愿、时空行为、出游方式、消费行为和旅游偏好等方面对18—30岁的青年旅游者消费行为做了详细分析,试图发现青年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规律,提出开发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Urban Agglomeration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a main form of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system situatio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using the urban area of Cheng (Chengdu)-Yu (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CYUA) as a case study. By means of industries, population and spatial integrations, the function, strength and competition of CYUA will be improved and this urban agglomeration will transit from a budding state to a growing and mature one in fut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YUA will depend on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accelera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building a traffic network and express road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self-sufficiency, enlarg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synergetic institution of cross districts.  相似文献   
93.
成都市大气环境VOCs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于2012年9月,在成都市分别选取代表城市大气环境和路边大气环境的两个采样点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采样,对不同大气环境中VOCs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组成和反应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芳香烃化合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市大气环境和路边大气环境中T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8.57±52.43)μg·m~(-3)和(132.61±49.31)μg·m~(-3),不同大气环境中各烃类物质浓度均呈现出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的趋势;城市和路边大气环境中芳香烃和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较大,关键物种均为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邻二甲苯和丙烯;不同大气环境中的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和危害指数均小于1,对暴露人群不存在非致癌风险;致癌物质苯对人体的致癌风险高于安全阈值1.00E-06,对暴露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4.
成都市冬季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刘凡  谭钦文  江霞  蒋文举  宋丹林 《环境科学》2018,39(4):1466-1472
利用成都市城区2015年12月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如相对湿度(RH)、能见度、颗粒物(PM10、PM2.5和PM1)浓度、气态污染物(SO2和NO2)浓度以及PM2.5中SO42-和NO3-浓度,探讨RH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颗粒物浓度和高RH协同作用导致低能见度事件.观测阶段,PM2.5在PM10中的平均比重为64%,表明成都市冬季细颗粒物污染严重;随着RH增加,PM2.5/PM10显著增加,表明高RH会加重细颗粒物污染.随着PM2.5浓度增加,能见度呈幂指数下降;在相同PM2.5浓度下,RH越高,能见度越低.当颗粒物浓度较低时,RH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较强;当颗粒物浓度较高时,大气消光主要由PM2.5浓度控制,RH对能见度的影响减弱.当RH大于70%时,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的均值分别从0.27和0.11(RH小于40%)增长至0.40和0.19,表明较高RH对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单独或协同影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5.
成都市西南郊区春季大气PM2.5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中PM_(2.5)污染特征,于2015年3月1~31日对成都西南郊区大气PM_(2.5)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3月成都市西南郊区大气PM_(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为121.21μg·m~(-3),采集的31个有效PM_(2.5)样品中有24个样品日均浓度在75μg·m~(-3)以上,日超标率为77%,该地区3月PM_(2.5)污染严重.在与大气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大气颗粒物PM_(2.5)与大气能见度有着较好的指数关系,与温度、湿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明显.水溶性阴阳离子中NH~+_4(16.24%)、SO~(2-)_4(12.58%)、NO~-_3(9.91%)占PM_(2.5)的主导地位,NO~-_3/SO~(2-)_4的比值是0.77,表明成都西南郊区固定源的污染要大于移动源的污染,燃煤排放的污染相对于汽车尾气较多.有机碳(OC)/元素碳(EC)比值均大于2.0,表明有二次有机碳(SOC)产生.利用OC/EC比值法估算SOC的质量浓度发现,成都西南郊区3月PM_(2.5)中SOC的平均浓度水平为3.49μg·m~(-3),对OC的贡献率达20.6%,说明成都市西南郊区的OC主要来源于一次排放,且OC与EC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其相关系数达0.95,说明OC、EC来源相似且相对稳定,成都市西南郊区春季受局地源排放影响较大,一次排放占主导地位,二次有机碳对OC贡献相对较小,与估算所得的SOC性质一致.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成都西南郊区大气中PM_(2.5)进行来源解析,发现成都西南郊区PM_(2.5)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生物质的燃烧、二次硝酸盐或硫酸盐、土壤和扬尘源、汽车尾气源、电子生产源以及机械加工源.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告1986至1987年成都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全市共采集19个土壤样品,样品采集与分析按国家环保局《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进行。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各测点平均值与面积加权平均值相吻合,其中总β为786.5Bq/Kg;1 m高处空气中的γ吸收剂量率为5.78×10-8Gy/h;238U,29.5Bq/Kg;232Th,45.7Bq/Kg;226Ra,36.0 Bq/Kg;40K,525.2Bq/Kg;137Cs,14.2Bq/Kg。成都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比四川省和全国略低,但总体上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97.
成都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尚铭  但玻  蒋薇 《四川环境》2011,30(2):53-56
城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是城市附属物和城市活动性在热场方面的综合表现。使用2008年11月23日的Landsat5/TM数据,将第6波段反演为亮温,并按温度值的高低把热力景观分为7个类型;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成都市三环路内约200km2热力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行政区的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差别,如锦江区的破碎度指数最大,为0.924,成华区的最小,为0.559,指数大小与城市热力景观类型的分布特点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对于分析和研究城市整体格局、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8.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为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然而,老年人的特殊性令众多的旅游企业望而却步,因此对老年人旅游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旅游制约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发现,老年人旅游制约主要表现为自身制约、支持制约、经济与经历制约、环境制约四项,其中自身制约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同时,探讨分析了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在旅游制约因子上的差异以及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9.
成都市非道路施工机械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大气污染控制形势的日益严峻,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软件调研获得了成都市非道路施工机械保有量、功率分布,通过现场及文献调研获得了非道路施工机械活动水平数据.参照《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方法,计算了成都市2018年非道路施工机械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8年成都市非道路施工机械PM、HC、NO_x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845、2898、16738、11231 t.按机械类型划分,挖掘机4项污染物排放占比最高,PM、HC、NO_x和CO分别占59%、61%、59%和62%;按排放阶段划分,国2机械4项污染物排放占比最高,PM、HC、NO_x和CO分别占55%、66%、68%和65%.排放清单结果的不确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00.
基于2015—2020年成都市国控环境监测站点逐时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将其分为3类站点(城区、交通、背景站点),研究不同季节、不同污染水平下,各类站点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复合污染特征及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成都各类站点的PM2.5超标天数和PM2.5年平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背景站点浓度明显小于城区站点和交通站点;O3年际变化趋势呈波动性,且交通站点和背景站点的变化波动强于城区站点.②各类站点PM2.5与O3相关性在O3污染期(4—8月)和PM2.5污染期(11—次年1月)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在不同季节甚至呈现相反的相关性,总体趋势为夏季PM2.5-O3的相关性趋于正相关,冬季趋于负相关.③O3污染期,各类站点二次PM2.5的浓度和贡献率随光化学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一次PM2.5日变化幅度差异不大,表现出明显的O3和PM2.5协同增长现象.④PM2.5污染期,PM2.5与O3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同PM2.5污染程度下,各类站点O3浓度变化率昼夜波动趋势基本相同,均在12:00—13:00达到峰值,在18:00达到谷值;且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O3浓度变化率峰值/谷值波动范围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