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中国西南乌江流域石灰土为例,运用逐级提取(Sequential Extraction,SEE)技术,并结合化学成分和相关参数数据,研究了石灰土中铀(U)等元素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石灰土中U的活动性及释放潜力,旨在增进对U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了解,同时也为流域U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石灰土中Mn主要存在于锰(氢)氧化物中,Ca主要存在于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中,P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和有机质中,U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等残留部分中,其次赋存于有机质结合部分和碳酸盐矿物中;②石灰土剖面中活动态U所占的比例为10%~30%,平均17%,说明石灰土中的部分U在酸性和氧化-还原界面等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迁移活性,即在上述条件下,石灰土中的部分U可释放进入周围水体或植物中;③石灰土中U的潜在释放量为036~150 g/t,平均U潜在释放量为076 g/t,因此,在酸雨和侵蚀等作用下,石灰土U释放可显著提高乌江河水U通量。  相似文献   
92.
王佳  罗学刚  石岩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8):2094-2101
在模拟低(25 mg·kg-1)、中(50 mg·kg-1)、高(100 mg·kg-1)剂量铀污染的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美洲商陆富集铀的特点及铀污染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铀污染对美洲商陆生长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阈值,该阈值介于25~50 mg·kg-1之间,低于该阈值时,铀污染能够促进美洲商陆的生长,反之,则会抑制美洲商陆的生长.美洲商陆成熟时,根、茎和叶的最大铀富集量分别为131.69、9.87和45.33μg,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铀尾矿的植物.Biolog-Eco测试结果表明,土壤中铀会对美洲商陆根际微生物群落产生负效应,铀胁迫可使根际微生物代谢迟缓,对碳源的选择发生转移,对糖类、羧酸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显著减少,对酚酸类碳源的利用显著增加;同时,铀胁迫可导致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微生物种类降低.最后,利用培养96 h的平均吸光值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铀胁迫下美洲商陆根际微生物群落异于对照,美洲商陆根际微生物对铀胁迫的适应是以降低对糖类、羧酸类和胺类等碳源的利用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93.
选择湖南某铀尾矿库周边的3条土壤剖面S1、S2、S3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区域上背景剖面以及尾矿库中铀尾砂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并结合逐级化学提取技术,讨论了土壤中外源铀的输入机制。研究表明:(1)铀尾矿库对周边土壤已产生了铀污染,其中,近源土壤剖面S1、S2遭受了重度铀污染,以单因子指数法表征的污染指数Pi分别为18.98和14.76,随着远离污染源,土壤的铀污染程度呈降低趋势(如远源的剖面S3的Pi=1.35)。(2)作为农业土壤,由于受耕作过程中的人为扰动,外源铀的输入已贯穿了整个剖面。(3)土壤中外源铀的输入,特别是对于遭受了重度铀污染的近源土壤剖面,主要包括两种机制,一是随铀尾砂的机械混入,二是随渗滤液的离子输入,以前者为主。然而,对于土壤中占绝对优势的专性吸附态(Ⅱ)外源铀,主要来自于后者的贡献。随铀尾砂机械混入的铀,其赋存形态在土壤中得到了继承;随渗滤液的离子输入的铀,主要专性吸附在土壤基质上。本研究为有效开展铀尾矿库的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以粤北某铀矿周边地表水为研究对象,用ICP-MS对21个样本进行放射性和重金属元素分析,采用内梅罗法对水质进行评价,为矿区地表水污染现状提供科学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矿区周边地表水超标元素为U、TI、Pb、As,其中U含量为4.194~114.7μg/L,最高超标1倍多。2)铀矿开采的污染来源主要有矿井水、碎矿废水、废石堆放场产生的废水,此外农田、养殖场废水也不容忽视。3)该铀矿周边地表水污染状况整体良好,Ⅱ号水体较Ⅰ号水体污染状况严重,其中20号采样点评价等级较低。  相似文献   
95.
李鑫  胡洪营  余骏一  赵文玉 《环境科学》2016,37(5):1858-1863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含铀放射性废水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必须进行妥善处理与处置.微藻吸附技术是近年来放射性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获得吸附铀的优势藻种则是该技术得以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筛选原则,并针对11株备选藻种进行了优势藻种筛选工作.栅藻LX1对铀的吸附容量最大,为40.7 mg·g~(-1);在m BG11培养基(模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的氮磷浓度限值)中的生物质产量较高,为0.32 g·L~(-1);生长进入稳定期后的沉降性能较好,沉降率为45.3%.综上,在本研究范围内,栅藻LX1为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吸附铀的优势藻种.  相似文献   
96.
Uptake of arsenic, molybdenum, uranium and vanadium by species of natural vegetation (Agrostis capillaris, Betula pendula, Calluna vulgaris, and Deschampsia flexuosa) on two contrasting, highly acid soils (pH of soil solution 4.2-4.3), differing in natural abundance of these elements, was compared.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alum shale was rich in these elements, the soil from a gneiss moraine was poor in these elements. Leaf/ above ground biomass concentration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soil concentrations of the elements, but least closely for uranium, and vanadium tended to be excluded by the plants, compared to arsenic, and especially to molybdenu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and plant concentrations were broadly similar whether nitric acid-digestible or the much lower DTPA extractable soil fractions were considered. Leaf concentrations of plants from the shale and the gneiss soil, respectively, ranged 1.41-2.76 and 0.30-0.58 nmolg-1 dry weight for arsenic, 14-140 and 0.5-9.6 for molybdenum, 0.031-0.069 and 0.013-0.030 for uranium, 2.3-6.4 and 0.75-3.3 for vanadium.  相似文献   
97.
针对某铀尾渣库,通过深层垂直钻井方式采集了多个点位不同深度的铀尾渣样品,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库区微生物群落的三维空间分布,阐释了长期放射性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铀尾渣样品间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放射性环境显著降低了微生物多样性水平,但仍存在优势菌群(丰度>5%),在门水平上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而属水平上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酸杆菌属Gp16表现出较强的耐放射性能力.微生物群落RDA冗余分析显示放射性核素210Po、210Pb、U,金属元素Mn、Ca以及pH值、SO42-等多种环境因子均对铀尾渣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长期放射性核素环境下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为发掘潜在生物修复菌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采用正交试验、连续提取法及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液固比、浸出时间、酸雨pH值、PO43-、CO32-、Ca2+和腐殖酸浓度对铀尾矿库内铀尾矿中不同形态铀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易迁移态铀释放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为:Ca2+>酸雨pH值>CO32->腐殖酸>浸出时间>PO43->液固比,前4个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且CO32-与酸雨pH值的相关性最强.影响潜在迁移态铀释放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为:Ca2+>液固比>浸出时间>CO32->腐殖酸>酸雨pH值>PO43-,前4个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且PO43-与酸雨pH值的相关性最强.影响稳定态铀释放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为:PO43->腐殖酸>CO32->酸雨pH值>液固比>Ca2+>浸出时间,前4个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且PO43-与CO32-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99.
The utility of potentiometric techniques applied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discuss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technique to the estimation of thermodynamic quantities important for the modelling of uranium migration in natural waters is demonstrated. An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UO2(s) solubility product and the UO2+/U4+ redox potential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00.
改性羧甲基纤维素对铀吸附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羧甲基纤维素(CMC)进行改性,并将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铀.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80℃、单体质量浓度为30%~35%、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质量比)为10:2.5、反应时间为3.5~4h条件下,CMC改性效果最好;在改性CMC质量浓度为0.10g/L,温度为25℃, pH值为5.0,反应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废水中铀去除率达到了97.1%;改性CMC对溶液中U(VI)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一级方程(R2=0.9618),表明改性CMC的吸附主要是表面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改性CMC对铀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0,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以物理吸附为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