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6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篇 |
废物处理 | 39篇 |
环保管理 | 77篇 |
综合类 | 370篇 |
基础理论 | 147篇 |
污染及防治 | 250篇 |
评价与监测 | 197篇 |
社会与环境 | 23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22.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3,35(4):321-332
Sludge is the by-produc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Multisource sludge can be defined as sludg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Based on the sludge properties of five typical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cluding Jiujiang, Wuhu, Lu'an, Zhenjiang and Wuha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d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s and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multiple indicators and substances from municipal sludge, dredged sludge, and river and lake sedim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pH of multisource sludge wa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neutral range. Organic matter and water content among municipal sludge were high and varied considerably between differ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Dredged sludge had an obviously higher sand content and wider particle distribution,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for graded utilization depending on its size. The nutrients composition of river and lake sediments was usually stable and special, with lowe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but higher potassium levels. The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an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multisource sludge were correlated, generally much higher among municipal sludge than dredged sludge and river and lake sediments, which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limitation for final land utilization. Despite various properties of multisource sludge, the final fate and destination have some overall similarities, which need to be supplemented and improved by standards and laws. The study provided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uitable technical routes for municipal sludge, dredged sludge, river and lake sediments based on thei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ultisource sludge co-treatment and disposal in the future of China. 相似文献
23.
应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太子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本溪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子河市区段重污染是严重的,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u、Pb,其次为Zn、Cd、Hg。 相似文献
24.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铅和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蚕沙、熟石灰和磷酸二氢钾,研究不同钝化处理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蚕沙和熟石灰都能使土壤中高植物有效挂的有效态Pb和有效态Cd大幅下降;其中以单施蚕沙处理效果最优,其对Pb和Cd的钝化效率分别达到36.5%和39.2%,而蚕沙+熟石灰处理钝化效果次之,分别为24.3%和26.9%.磷酸二氢钾的钝化作用不明显.添加熟石灰对土壤pH值影响最大,而蚕沙大幅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经统计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都与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说明通过提高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是土壤重金属钝化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5.
26.
颗粒物质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颗粒物质中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测定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颗粒物质金属形态分离方法,并对各相态的浸取技术和金属总量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从而为开展颗粒物质的金属化学形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7.
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是在化学修复、植物修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综合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螯合剂种类、螯合剂施入时间、施入方式、浓度与剂量、不同富集植物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了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环境风险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8.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方法消解土壤样品,并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土壤中、锌、铅、镉、镍、总铬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准确可靠等特点:实际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完全能满足环境土壤样品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
根据1988年全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资料,选取我国部分商品粮基地县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污染指数),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揭示了各商品粮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差异与分类.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商品粮基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各商品粮基地土壤污染程度的相对排序. 相似文献
30.
螯合纤维的合成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含有胺肟基和胺腙基功能纤维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螯合性能。新型合纤维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从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去除重金属离子,经洗脱后可回收金属,螯合纤维能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