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0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2530篇
安全科学   338篇
废物处理   850篇
环保管理   638篇
综合类   5054篇
基础理论   538篇
污染及防治   1654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612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高效处理水产养殖废水,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滴滤(以陶粒为滤料)组合工艺,并对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考察。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组合填料的密度、停留时间以及滴滤的水力负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ODMn、氨氮、TN等参数的分析,得到了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当工艺中组合填料密度(组合填料与废水的体积比)为9.24%,生物接触氧化水力停留时间为0.85 h,滴滤的水力负荷为27.2 m3/(m2·d)时,CODMn、氨氮、TN、TP的去除率可分别高达55.31%、34.31%、57.64%和20.25%。证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率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占地少、投资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随着超导高梯度磁分离技术以及磁分离器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其在水处理领域极具潜能.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和总结了目前主要磁分离技术(例如,磁场直接应用、磁絮凝-磁分离、磁吸附-磁分离、磁催化-磁分离及磁分离耦合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磁分离技术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的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推广现状,分析了磁分离技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优势和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限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虽然磁分离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一项广泛应用的分离技术,但在机理研究、特异性磁种制备、磁体技术与磁分离器设计、磁分离工艺优化及实际的工程应用推广上仍存在一定的滞后,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过氧化氢在常温常压下对模拟含硫废水进行受控氧化,探讨了受控氧化过程对单质硫收率的影响,并对氧化过程中固相产物的形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投加量为9 m L·L-1、初始p H为6、反应时间为10min条件下,将反应体系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在(30±5)m V时能较好实现含硫废水的受控氧化,此时单质硫收率达76.35%,当体系ORP由(-50±5)m V升高至(50±5)m V时,副产物S2O2-3收率显著下降,由26.54%下降至5.3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氧化过程中的固相产物主要为正交晶系斜方硫;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液相中的单质硫由多个极小的颗粒聚集而成,其粒径由纳米级逐渐增大至微米级.同时,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分散剂证明了单质硫颗粒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颗粒间发生了团聚.  相似文献   
994.
具有γ放射性的~(110m)Ag是核电站放射性废液中的主要核素之一,半衰期长,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海洋生物中富集,研究其高效去除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核电站化学去污过程加入的络合剂(如柠檬酸)对~(110m)Ag的化学形态和吸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模拟核电站水化学环境,研究了柠檬酸对~(110m)Ag化学形态的影响规律,其次研究了不同形态的~(110m)Ag物种在几种优选材料上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来源不同,柠檬酸与~(110m)Ag同时形成离子态络合物和~(110m)Ag0/柠檬酸纳米金属复合物;采用过氧化氢与紫外线联合高级氧化的方法能够破坏柠檬酸络合离子及~(110m)Ag0/柠檬酸复合物结构,形成单独的离子态~(110m)Ag+,从而有效地提高了~(110m)Ag物种的吸附去除性能.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study, a novel scaled-up hybrid acidogenic bioreactor(HAB) was designed and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zo dye(acid red G, ARG) 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rincipally, HAB is an acidogenic bioreactor coupled with a biocatalyzed electrolysis module. The effects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 and ARG loading ra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HAB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influent was switched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to domestic wastewater to examine the key parameter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A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iocatalyzed electrolysis module could enhance anoxic decolorization and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removal. The combined process of HAB-CASS presented superio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a control system without biocatalyzed electrolysis(AB-CASS). When the influent was switched to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an environment having more balanced nutrients and diverse organic matters, the ARG, COD and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HAB-CASS were further improved, reaching 73.3% ± 2.5%, 86.2% ± 3.8% and 93.5% ± 1.6% at HRT of 6 hr,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AB-CASS(61.1% ± 4.7%,75.4% ± 5.0% and 82.1% ± 2.1%, respectively). Moreover, larger TCV/TV(total cathode volume/total volume) for HAB led to higher current and ARG removal. The ARG removal efficiency and current at TCV/TV of 0.15 were 39.2% ± 3.7% and 28.30 ± 1.48 m A,respectively.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62.1% ± 2.0% and 34.55 ± 0.83 m A at TCV/TV of 0.25.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HAB system could be used to effectively treat real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996.
Naphthalene-2-ol is a typical biologically recalcitrant pollutant in dye wastewater.Solvent extraction of naphthalene-2-o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mixed solvents was investigated.Various extractants and diluents were evaluated,and the effects of volume ratio of extractant to diluent,initial p H,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naphthalene-2-ol in aqueous solution,extraction time,temperature,volume ratio of organic phase to aqueous phase(O/A),stirring rate and extraction stages,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were examined separately.Regeneration and reuse of the spent extractant were also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tributyl phosphate(TBP) achieved 98% extraction efficiency for naphthalene-2-ol in a single stage extraction,the highest among the 12 extractants evaluated.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optimized when cyclohexane and n-octane were used as diluents.The solvent combination of 20% TBP,20% n-octanol and 60% cyclohexane(V/V) obtained the maximum extraction efficiency for naphthalene-2-ol,99.3%,within 20 min using three cross-current extraction stages under the following extraction conditions:O/A ratio of 1:1,initial p H of 3,25°C and stirring rate of 150 r/min.Recovery of mixed solvents was achieved by using 15%(W/W) Na OH solution at an O:A ratio of 1:1 and a contact time of 15 min.The mixed solvents achieved an extraction capacity for naphthalene-2-ol stably higher than90% during five cycles after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97.
A2/O-MBR工艺因其稳定的出水水质和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我国城镇早已得到规模化应用。但在农村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使该工艺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A2/O-MBR工艺在四川农村地区散户的小规模示范,分析了其在污染物去除、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特点以及需注意的问题,为该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做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8.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法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中。在运行中会产生含有高盐和重金属的脱硫废水,目前脱硫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但该工艺存在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生量多、以及部分指标达标困难等缺点。而且化学沉淀法处理后的出水含盐量高,直接排放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因此,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对已有相关文献和相关报道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分类、原理和研究应用现状。最后,对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9.
燕书权  王睿宁  宋蕾 《环境工程》2016,34(12):167-171
研究旨在评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前后的环境影响,并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呼和浩特市公主府污水处理厂为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定量研究了污水处理厂改造前后的环境影响负荷,识别和判断出环境影响负荷的变化量。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经过改造之后的环境负荷大于改造之前,相比改造前增长约63.5%,其中水质和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潜能明显减小,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全球变暖影响潜能的增加量较大,环境负荷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电耗的增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焦化废水中酚降解菌及其降解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酚类化合物是焦化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在废水处理中起着主要作用.为获得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主要降解菌,本研究通过富集与平板涂布对某焦化公司的2个活性污泥中的降解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BOX-PCR和16S rDNA序列分析去除重复菌株后,共获得分属于20个属的28个种的28株细菌,它们主要为变形菌纲βγ亚群,其中4株菌可能是潜在的新种.间甲酚富集后筛选得到2株高效降解菌株Pseudomonas monteilii GCS-AE-J-1 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 GCS-AN-J-3;前者在48 h内对791 mg/L间甲酚的降解率达到94.6%,而后者对763mg/L间甲酚的降解率也达到了92.2%.通过PCR从菌株GCS-AE-14、 GCS-AE-J-1、GCS-AN-J-3和GCS-AN-3得到了苯酚羟化酶基因序列.本研究所获得的降解菌新颖多样,在工业焦化废水的处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