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7篇
  免费   1777篇
  国内免费   3518篇
安全科学   2619篇
废物处理   376篇
环保管理   823篇
综合类   9378篇
基础理论   1373篇
污染及防治   1376篇
评价与监测   479篇
社会与环境   1003篇
灾害及防治   695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784篇
  2022年   740篇
  2021年   954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691篇
  2015年   797篇
  2014年   1062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1012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65篇
  2008年   813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本文对极端干旱应急管理模式构建及应急水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简要分析了极端干旱灾害的定义和内涵,整理了近年来干旱灾害管理研究进展;以云南特大干旱为例,讨论了极端干旱灾害的形成及影响,并从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等方面阐述了云南极端干旱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强调多元主体抗旱能力的积极作用,引入风险管理概念,提出基于多主体合作的极端旱灾应急管理模式;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构建考虑预支付策略下的极端旱灾应急水资源合作储备模型,将其均衡解作为初始值,置入之后的应急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组成极端旱灾应急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从时间效率的角度,依据极端旱灾多主体合作应急管理模式,重构灾害应急响应流程,增设底层响应协调主体,设计并发式信息报送结构,建立极端旱灾应急响应工作流模型;并初步检验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证明该模式具备一定可行性。最后针对云南极端干旱灾害应急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分析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度之间的作用关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制度链。梳理政策制度链层次、结构、节点,提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度联动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93.
资源禀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经济增长是其基本动力,工业化、市场化、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等经济增长要素构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源泉。但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是"福"是"祸"尚且存在着较大争论。基于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和资源型经济转型两大时代背景,本文运用城市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重点研究资源禀赋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地区人口城市化动力结构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矿产资源对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影响,但资源丰裕度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人口城市化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对于资源丰裕地区而言,资源是内生的动力因素,既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同时又作为具有稀缺性的商品获得产品收入,由此对本地的产业结构产生根本影响,在经济增长和人口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而对于非资源型省份来说,资源是外生的,只是作为外购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资源在这些省份并不构成相对独立的驱动力。在此前提下,资源丰裕地区与资源贫乏地区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出现了明显差异:工业化、市场化、科技力量在资源贫乏省份的作用明显大于在资源丰裕省份中的作用;而资源禀赋和固定资产投资在资源丰裕地区中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丰裕地区与资源贫乏地区人口城市化发展动力的内在差异性,同时也使人口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94.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路线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芳  秦侠  刘伟 《四川环境》2010,29(4):115-119,130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是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运费用占垃圾处理处置费用的40%~50%,为降低收运系统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与社会影响,需对垃圾车的收运路线进行合理优化。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路线的优化模型与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通过各种模型与方法的对比,指出它们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引出作者对优化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路线的思路并给出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负载型TiO2薄膜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桂珍 《四川环境》2009,28(1):8-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玻璃负载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反应时间、水样的初始浓度、溶液的pH等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四川省地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人居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区域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简要回顾,提出了具有明显区域性、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框架;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区域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模糊物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贴近度对17个地级市进行了排序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人居环境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7.
AURORA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模型系统是欧盟政府推荐技术,是国际先进的空气质量管理和发布系统.该系统通过输入扬州市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和污染源、气象数据,利用E-MAP,RIO,AURORA 3个模块,生成在政务网站发布的可视化的、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未来24 h预报,为我国未来开展实时环境监测数据的发布及区域环境信息的共享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98.
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SO2、NOx、CO本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中国华东区域背景站点之一,可代表华东森林及高山区域背景状况。为了解该区域的大气背景状况,评估区域污染现状以及污染物输送在区域污染中的作用,选取福建武夷山背景站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主要气体污染物(SO2、NOx、CO)为期1年的监测数据,研究各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区域输送对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各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山背景点监测期间SO2、NOx、CO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9、5.1、409.8 μg/m3,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冬季明显高于夏、秋季;三者日变化幅度均很小,呈现出单谷型分布型态,说明武夷山背景点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小,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2与NOx浓度相关性较好,与湿度有较好的负相关,与风速在冬季具有一定的正相关,NOx与CO浓度在秋季和冬季的相关性较好,且二者与温度的负相关性较好。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SO2全年最大浓度峰值主要来自北方采暖季燃煤排放的远距离输送影响,NOx、CO全年最大值则源于生物质燃烧的远距离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不同Cd2+浓度与硝酸盐浓度、磷酸盐浓度交互作用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浓度与硝酸盐浓度、磷酸盐浓度对杜氏盐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Cd2+胁迫24 h后,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rETR、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与Cd2+浓度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在低硝酸盐摩尔浓度(55μmol/L)下,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Fv/Fm、Fv/F.、Yield、rETR、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在高硝酸盐摩尔浓度(7 040 μmol/L)下,杜氏盐藻的上述荧光参数下降幅度小;在正常硝酸盐摩尔浓度(880 μmol/L)下,杜氏盐藻荧光参数Fv/Fo、NPQ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最高,对Cd2+的耐受性更强;在低磷酸盐摩尔浓度(2.27 μmol/L)下,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除NPQ外)、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磷处理组,表现为磷限制现象;在离磷酸盐摩尔浓度(290.40 μmol/L)下,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除NPQ外)、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低磷处理组和对照组,杜氏盐藻受Cd2+胁迫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钙对铬胁迫下李氏禾幼苗生理生化、草酸分泌及铬吸收量的影响,考察钙对李氏禾体内草酸合成的调控,进而促进李氏禾的铬耐性富集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r3+胁迫下缺钙处理,李氏禾生长受抑制及质膜过氧化作用加剧,体内总草酸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13%~169%,且主要表现为水溶性草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水溶性草酸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35%~197%;高钙处理,李氏禾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李氏禾叶部总草酸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25%~155%,且主要表现为不溶性草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81%~270%。低浓度(0.2、0.4 mmol/L)铬胁迫下,高钙处理总铬含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75%和215%,高浓度(0.8、1.0 mmol/L)铬胁迫下,总铬含量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添加Ca2+能在一定Cr3+浓度胁迫下,有效缓解铬对李氏禾的毒害,且能通过提高植物体内不溶性草酸含量达到促进植物富集和耐受铬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