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5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302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13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Microcystins (MCs) produced by cyanobacteria are strong hepatotoxins and classified as possible carcinogens.MCs pose a considerable threat to human health through tainted drinking and surface waters.Herein filtrated water from a waterworks in Harbin,China,was spiked with microcystin-LR (MC-LR) extracted from a toxic scum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and the spiked sample waters were treated using UV irradiation with consequent ozonation process (UV/O3),compared with ozonation at a dose range commonly applied in water treatment plants,UV irradiation at 254 nm and UV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ozonation (UV+O3),respectively.The remaining of toxins were analyze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also determined using a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A inhibition assay,which was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reduction in toxicity.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comparison to other three processes (O3,UV,and UV+O3),UV/O 3 process could effectively decrease both the concentration and toxicity of MC-LR at 100 μg/L level after 5 min UV irradiation with consequent 5 min ozonation at 0.2 mg/L (below 1 μg/L),while 0.5 mg/L ozone dose was required for the level below 0.1 μg/L.The addition of an UV treatment step to the existing treatment train may induc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of micropollutants and breaks down the natural organic matters into moieties unfavorable for ozone decomposition,stabilizing the ozone residual.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sequential use of UV and ozone may be a suitable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these potentially hazardous microcystins from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62.
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去除氯苯气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光化学反应过程出发,基于线性光源球面辐射能量分布(LSSE),以反应器内部空间的辐射能吸收密度、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浓度等为主要参数,建立了气相环境中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去除氯苯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和预测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对氯苯气体的去除性能.氯苯气体的紫外光化学反应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该模型包含了紫外光降解反应器设计的主要参数,同时被用于预测了反应器在不同进口浓度和不同空塔停留时间条件下的出口氯苯浓度,进而获得不同进口浓度达标排放所需要的最小空塔停留时间,为气相污染物的紫外光降解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3.
UV/H2O2工艺降解微囊藻毒素-LR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UV/H2O2联合工艺,研究了光强、初始浓度、H2O2投加量、pH及阴离子对微囊藻毒素-LR (MC-L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H2O2对MC-LR基本无去除效果;单独UV工艺可以一定程度上降解MC-LR;而UV/H2O2联合工艺由于发生协同作用明显提高降解效率.试验发现,随着光强的增大,MC-LR的去除率不断提高;随着MC-LR初始浓度的增大,其去除率不断降低;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大,降解速率常数逐渐增大,当H2O2投加量由1 mmol/L增大到3 mmol/L时,降解速率常数由0.084 4上升到0.166 4;当pH为3.13时,在相同条件下MC-LR的去除效果最好;阴离子的投加不利于MC-LR的降解,其中CO2-3、NO-3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4.
一种新型石墨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星发  郑正  王曦曦  方彩霞 《环境科学》2009,30(5):1408-1413
为了探索一种对有机废水处理有效、廉价、来源广泛、环境友好的电极,以石墨、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丙酮为原料,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石墨电极 (NGE). 分别采用热水浸泡、乙醇溶液回流、丙酮回流、超声-丙酮回流以及电化学法对制备的石墨电极进行预处理,前三者效果较差,超声-丙酮回流可改善处理效果,但不够理想,电化学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苯酚降解的UV光谱分析表明,尽管商品石墨电极 (CGE) 比NGE具有更高的苯酚氧化效率,但其电解液积累大量的苯醌,而NGE电解液中苯醌积累量少,并且电解过程中逐渐降低. NGE比CGE具有更好的TOC去除效果,两者TOC去除率分别为40%和31%. SEM分析结果表明,CGE被严重腐蚀,NGE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用低压紫外线照射具有相同颗粒物粒径分布的一系列水样,把实验结果带入二重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自然状态下颗粒物对粪大肠菌的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二级出水中的大部分粪大肠菌都与颗粒物交连在一起;在颗粒物<105 C·mL-1时,颗粒物的增加会明显降低紫外线对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的灭活率,但当颗粒物>105 C·mL-1时,这种影响不明显.从二重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来看,对于不同颗粒物浓度的水样,难灭活的微生物所占的比重很小且比较稳定,大多数与颗粒物结合的粪大肠菌都较易被紫外线灭活.  相似文献   
66.
RGO/TiO2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Hummers法及紫外光/热还原工艺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采用溶胶-凝胶-煅烧法,以RGO和钛酸酊脂为前驱体制备出RG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对RGO/TiO2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发现,复合光催化剂RGO/TiO2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显著优于纯TiO2,并且发现负载量和pH值对光催化降解性能有较大的影响:RGO/TiO2投加量为1.2g·L~(-1)、RGO负载量2%、pH为3、初始浓度为50 mg·L~(-1)反应12 h,2,4-D去除率达到98.75%;2,4-D降解率随着RGO/TiO2投加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RGO/TiO2对2,4-D的降解为脱氯还原和催化氧化过程,产生氯酚、苯酚等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67.
UV-B辐射对大豆和黄瓜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植物生长室中,UV- B辐射明显降低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抑制程度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黄瓜和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与UVB辐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但是类胡萝卜素减少幅度不大.UVB对Chlb 的破坏较Chla 严重,导致Chlab 比值增大.UVB虽增加大豆幼苗的SOD活性,但降低大豆幼苗的NR活性及其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认为,Chlab 比值和SOD 活性升高,有助于植物对UVB的适应  相似文献   
68.
还原铁粉/紫外光体系对活性艳红X-3B溶液的脱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紫外杀菌灯(λmax=253.7nm,30W)照射下,添加还原铁粉的活性艳红X-3B水溶液的脱色作用。当pH=3.5,铁粉投加量为2.0g/L时,20mg/L活性艳红X-3B溶液在光照180min后的脱色率为79%。脱色为动力学零级反应。染料溶液的pH、铁粉投加量、活性艳红初始浓度对脱色有影响。初步探讨了脱色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69.
UV-H2O2法去除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H2O2、紫外光(UV)辐射促进H2O2方法考察了水中NO-2和NH+4的氧化,结果表明,NO-O2能被H2O2有效地氧化,而NH+4不能被NO-2和H2O2氧化,但UV辐射均有助于反应进行,使反应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70.
研究溶液浊度、pH值及不同光源等因素对 2 ,4 二氯酚降解的影响 ,确定了UV/H2 O2 光氧化降解 2 ,4 二氯酚反应器的水质适用范围 (浊度小于 6NTU)。在 30W的紫外光照射下 ,2 0mg/L 2 ,4 二氯酚 ,H2 O2 的投加剂量为 1 .2 8mg/L时 ,90min内 2 ,4 二氯酚去除率可达到 95 % .实验证明UV/H2 O2 光氧化技术是低浊度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