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真菌核酸的一种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总结多种真菌DNA和R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提取真菌核酸新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等特点,而且提取DNA和RNA步骤基本一致,用该方法提取的DNA完整、纯度高,可用于P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Sou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操作;提取RNA产量高,RNA无降解,纯度高,适用Northern和cDNA合成等分子生物学操作。  相似文献   
82.
在室内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进行了不同采样时间对采集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粒数中值直径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12min内,采集的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随采样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和-0.688,P值均大于0.05,另外,在采样过程中,空气真菌比细菌耐受采样空气冲击力的能力强,采样时间对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粒度分布和粒数中值直径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白腐菌对制浆黑液中硫酸盐木素的降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白腐菌对硫酸盐木素的降解作用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种白腐菌对硫酸盐木素的降解能力不同,培养10d后,木云芝Lu-11的降解率达到74.5%,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率为65.6%,分子量在1500 ̄3000kd之间的硫酸盐木素部分被降解最为明显,木云芝的降解产物只有一种主要组分,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产物有2种主要组分,培养条件如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对白腐菌降解硫酸盐木素的作用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84.
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表面存在与之伴生的微生物类群,其中以细菌为主.本文以不同处理方式的珍珠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孢予与白三叶草(nifolium repens L.)进行共培养试验.试验分为4组:A,孢子绎表面消毒;B,孢子表面消毒后并同接伴生菌;C,孢子未经表面消毒;D,孢子存在于土壤接种物中.以灭菌的蛭石为基质,修改的Hoagland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在相对无杂菌的环境中培养3mo,并取样观察.结果表明,处理A的植株茎叶鲜(干)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根系鲜重无显著差异.菌根侵染率以D处理最高,A与B、C之间存在不显著的差异.产孢数量以A最少,并与B、C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PCR-DGGE技术分析各处理之间孢子伴生细菌的种群差异.结果显示,A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存存较大的差异,其它处理间差异较小.分析认为,伴生菌群对G.margarita及其宿主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图1表3参26  相似文献   
85.
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条件对白腐真菌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该菌种在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中的生长和产酶特性,考察了竹子浸出液,pH,载体和抗生素等对白腐真菌在天然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培养基中白腐真菌的生物量、菌丝小球直径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均大于人工培养基.以天然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竹子浸出液可以促进白腐真菌的生长和提高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pH(4.5)条件下菌丝小球直径较小;载体的加入使得菌体以附着形式生长;抗生素两性霉素B对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存在阈值,当ρ(两性霉素B)超过50 mg/L时,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86.
产酸白腐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的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复杂的黑液污染体系内, 探索了产酸白腐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的机制。用该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5d以后,pH值从8、9降至1,COD去除率为73%,黑液中固形物与可溶木质素随着时间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黑液碱性是影响产酸白腐菌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 产酸白腐菌可以通过产酸代谢调节黑液碱性以适应与改变环境,同时通过木质素酸析及吸附效应降低黑液COD,此时,白腐菌对黑液中木素降解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说明使用产酸白腐菌进行造纸黑液的处理具有明显环境效应与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7.
霉菌试验技术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霉菌试验技术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从试验菌种、霉菌孢子、试验周期、温湿度控制、灭菌方法以及试验结果评定等方面对提高霉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漂白废水白腐菌脱色的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碳源、氮源、Mn^2 浓度及pH值对F7菌漂白废水脱色有较大的影响,最佳培养基组成为:ρ(葡萄糖)10g/L,ρ(NH4Cl)0.13g/L,ρ(Mn^2 )20mg/L,随葡萄糖和NH4Cl添国量的增加,菌体生物量增加,但高浓度的NH4Cl对F7菌脱色有抑制作用,F7菌适宜生长pH值为4-5,适宜脱色pHwfhgo 3-6,最适脱色pH值为5.0另外,经脱色处理的漂白废水的毒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9.
潘飞 《环境技术》2009,27(1):5-11
任何一项环境试验标准在描述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时。直接或间接地对其相应的试验设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正确选用试验设备是保证试验准确性的前提,本文介绍了霉菌试验设备的选用及检定,同时建议建立一种新型的气候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0.
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Pb~(2+)和Cd~(2+)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溶液中Pb~(2+)和Cd~(2+)吸附过程的特征,分别从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三方面进行了实验,同时还研究了pH、温度、时间、重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在实验设定条件下,棘孢曲霉对Pb~(2+)和Cd~(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2 mg/g和59.8 mg/g;动力学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 h;热力学实验数据显示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