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天然的凹凸棒土(ATP)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水热法、离子液体熔盐法与不同金属化合物(Fe2O3,Ce O2,Fe VO4,Ce VO4)复合制备催化剂。结果表明,Sol-gel、离子液体熔盐法制得的催化剂对Hg0的催化氧化效果较好,尤以Ce化合物改性ATP催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2.
以水热法制备了Fe-Ni共掺杂的ZnO/凹凸棒(Fe-Ni-ZnO/ATP)光催化剂,通过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光照条件、抗生素种类等因素对催化剂降解抗生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i-ZnO/ATP中,ZnO为六方纤锌矿结构,Fe主要以Fe2O3的形式存在,Ni2+取代了ZnO晶格中的部分Zn2+并造成品格缺陷,部分Zn2+进入了 ATP层间生成了Zn-O-Si键,实现了与ATP的复合,并促使其层间距增大.Fe-Ni共掺杂拓宽了催化剂的光谱响应范围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当催化剂投入量为2.5 g/L、溶液pH值为6时,在可见光下反应90 min后,该催化剂对30mg/L的诺氟沙星降解率可达90.63%,并且,在相同条件下,该催化剂对其他两种抗生素废水的降解率均在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普适性.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43.
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对养猪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征了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石的结构,探讨了改性凹凸棒石对猪粪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并考察了改性剂修饰比例、废水p H、吸附剂的投加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成功结合到了凹凸棒石表面,有机改性凹凸棒石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原土.两性和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最佳参数为:修饰比例为100%,吸附剂浓度为16 g·L~(-1),p H=4(阳离子改性为6),对猪粪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和92%,吸附量分别达到79 mg·g~(-1)和82 mg·g~(-1).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两性和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对有机物的吸附分别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式.有机改性凹凸棒石的疏水性增强,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其沉降性能良好,这使其作为一种吸附剂用于实际养猪废水的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4.
凹凸棒石对水中3,4-二氯苯胺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凹凸棒石对水中3,4-二氯苯胺(3,4-DCA)的吸附行为,对不同温度下(298K,303K,313K)的数据分别用Langmuir,Freundlich和Redlich-Peterson模式进行拟合,并用假一级方程和假二级方程描述凹凸棒石对3,4-DCA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吸附作用受pH值影响明显,在pH=4.O时,吸附量最大;凹凸棒石的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Redlich-Peterson方程更适合描述3,4-DCA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Gibbs自由能(△G0)、熵变(△S0)和焓变(△H0)值均小于零,说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假二级方程更适用于描述凹凸棒石对3,4-DCA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45.
癸二酸生产中以活性炭对癸二酸单钠盐溶液脱色时,产品收率低、生产成本高。本文采用以凹凸棒石粘土为基体的新型吸附剂对癸二酸单钠盐溶液进行脱色。结果表明,在脱色剂用量为2%、脱色温度90℃、脱色时间30min条件下,脱色率为85.3%、产品产率为92.0%,且该吸附剂价廉易得,经蒸汽再生后可反复使用,可用于癸二酸单钠盐溶液的脱色。同时提出了用萃取—吸附法处理癸二酸生产中含酚废水的工艺流程,萃取相(含酚)无需反萃可直接回用于原生产中,该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不同浓度磷酸改性凹凸棒粘土的比表面积、孔结构性质以及其对水中Pb(Ⅱ)的吸附.结果表明,凹凸棒粘土磷酸改性后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具有明显的中孔分布;9 mol/L磷酸改性处理的凹凸棒粘土吸附能力最佳,在改性凹凸棒粘土加入量为20~30 g/L,水样pH=5条件下,废水中Pb(Ⅱ)的被吸附率接近99%.  相似文献   
47.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凹凸棒土为原料,合成了新型NH4+-N吸附剂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并进行了氨氮吸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4.243 mg/g;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氨氮单位吸附量为5.301 mg/g,吸附能力比未改性的凹凸棒土提高了25%。淀粉-g-丙烯酸/凹凸棒土的氨氮吸附过程比...  相似文献   
48.
以凹土(AG)和聚合氯化铝(PAC)为原料,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AG-PAC复合物(AP),探讨AG与PAC复配比(以质量比计,下同)、AP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溶液pH等因素对AP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AP对TP的去除效果比单用PAC和AG的去除效果均要好;AG与PAC的最佳复配比为10~...  相似文献   
49.
凹凸棒粘土接枝聚丙烯腈的条件优化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粘土表面接枝聚合丙烯腈,优化了反应条件:引发剂浓度[K2S2O8]=1.5×10-3mol/L,单体浓度40%(w/w),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5 h、凹凸棒粘土的添加量2%;并考察了复合材料特性粘数及凹凸棒粘土添加量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特性粘数的增加,复合材料对Pb2+的平衡吸附量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凹凸棒粘土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对Pb2+的平衡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50.
针对粉末状凹凸棒土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固液分离的问题,采用铁酸钴对有机改性后的凹凸棒土(OAT)进行磁性负载,制备凹凸棒土基铁酸钴磁性复合材料(MOAT),探究它对水溶液中Cu(Ⅱ)和氯酚的双组分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凹凸棒土原土相比,MOAT对氯酚的吸附量明显提高,且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能够快速实现固液分离。单组分溶液体系中,MOAT的吸附速率很快,对Cu(Ⅱ)和氯酚的吸附分别在150 min和4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pH值=5的双组分溶液体系中,Cu(Ⅱ)的存在对MOAT吸附氯酚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而氯酚对Cu(Ⅱ)的吸附量则影响很小,MOAT优先吸附Cu(Ⅱ)。无机盐离子的存在会促进MOAT对两种物质的吸附性能,增加吸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