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600篇
基础理论   509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20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人口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的必然发展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注老年人、发展老龄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对电子商务由陌生到熟知,互联网已不再成为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到网民的行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电子商务作为两种必然趋势,备受人们关注。人口老龄化与电子商务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怎样相互影响的?本文将通过建立二者的关系模型,从定性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2.
基于农业用地和地形约束的陇南山区适宜人口规模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南山区地形复杂,耕地不足,经济贫困,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研究适度人口容量对于地震灾后重建、缓解贫困以及保护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人均粮食和经济水平两个指标来估算温饱、宽裕和小康3个水平上的人口承载量,测度人口和农业资源的关系。并基于地形复杂度计算劳动用工及可抚养人口。结果表明:目前陇南10县(区)的人口在温饱生活水平下尚有超载。以小康生活为标准,适宜人口规模约为135万。经营现有的农耕地和林地需要100.81万劳动力,可抚养人口191.54万人,加上城镇人口总人口为231.03万。这个人口规模实现温饱有余而宽裕不足,难达小康目标。"人口-农业用地-劳动力"之间形成了一个怪圈,决定了陇南山区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此,陇南山区的灾后重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思路,多方并举。  相似文献   
973.
An enrichment culture was used to study atrazine degradation in mineral salt medium (MSM) (T1), MSM+soil extract (1:1, v/v) (T2) and soil extract (T3).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nrichment culture required soil extract to degrade atrazine, as after second sequential transfer only partial atrazine degradation was observed in T1 treatment while atrazine was completely degraded in T2 and T3 treatments even after fourth transfer. Culture independ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technique confirmed selective enrichment of genus Bacillus along with Pseudomonas and Burkholderia. Degradation of atrazine/metabolites in the industrial wastewater was studied at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contaminants [wastewater-water (v/v) ratio: T1, 1:9; T2, 2:8; T3, 3:7; T4, 5:5 and T5, undiluted effluent].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atrazine, cyanuric acid and biuret ranged between 5.32 and 53.92 µg mL?1, 265.6 and 1805.2 µg mL?1 and 1.85 and 16.12 µg mL?1, respectively. The enrichment culture was able to completely degrade atrazine, cyanuric acid and biuret up to T4 treatment, while no appreciable degradation of contaminants was observed in the undiluted effluent (T5). Inability of enrichment culture to degrade atrazine/metabolites might be due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yanuric acid. Therefore, a separate study on cyanuric acid degradation suggested: (i) no appreciable cyanuric acid degradation with accumulation of an unidentified metabolite in the medium where cyanuric acid was supplemented as the sole source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i) partial cyanuric acid degradation with accumulation of unidentified metabolite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additional nitrogen source; and (iii) complete cyanuric acid degradation in the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an additional carbon source. This unidentified metabolite observed during cyanuric acid degradation and also detected in the enrichment culture inoculated wastewater samples, however, was degraded up to T4 treatments and was persistent in the T5 treatment. Probably, accumulation of this metabolite inhibited atrazine/cyanuric acid degradation by the enrichment culture in undiluted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974.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农户脱贫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而恢复力概念为贫困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利用抽样调查的321户家庭问卷数据,基于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构建农户贫困恢复力指标体系,从农户家庭结构分类出发,采用探索性统计和主成分分析判定不同人口、生计结构农户缓冲力资本、贫困恢复力差异,运用多层次模型探究农户家庭因素(生计、人口)与贫困恢复力内在结构效应。研究主要结论:1研究区不同家庭结构农户经济类资本分布极不均衡,资本积累水平低;2影响贫困地区农户个体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资本、经济收入、文化教育、劳动力、交通条件、社会资源等;3高质量劳动力人口结构以及合理多样化收入方式的生计结构对农户贫困恢复力才具有正向效应。最后,针对研究区农户家庭结构贫困恢复力差异和关键影响因子,提出相关恢复力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75.
Wastewater-algal biomass is a promising option to biofuel production. However, microbial contaminants constitute a substantial barrier to algal biofuel yield. A series of algal strains, Nannochloris oculata and Chlorella vulgaris samples (n = 30), were purchas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nd were used for both stock flask cultures and flat-panel vertical bioreactors. A number of media were used for isol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otential contaminants according to laboratory standards (CLSI). Conventional PCR amplification was performed followed by 16S rDNA sequencing to identify isolates at the species level. Nanotherapeutics involving a nanomicellar combination of natural chitosan and zinc oxide (CZNPs) were tested against the microbial lytic groups through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test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TEM). Result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Pseudomonas spp., Bacillus pumilus/ safensis, 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Micrococcus luteus and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trains at a substantial level in the wastewater-fed algal reactors. TEM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ZNPs on the lytic group while the average MICs (mg/mL) detected for the strains, Pseudomonas spp, Micrococcus luteus, and Bacillus pumilus were 0.417, 3.33, and 1.458, respectively. Conclusively, CZNP antimicrobial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s inhibitory agents against currently identified lytic microbial group, did not impact algae cells, and shows promise for in situ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976.
大规模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人口流动是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是发散还是收敛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均产出出发,以Barro and Sala-i-Martin国际人口迁移模型为理论基础,用数理分析方法推演出携带人力资本的人口流动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在稳态邻域内,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加快,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减慢,最终导致区域经济相对发散。随后,本文借鉴DR模型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该模型既能预测内生经济增长发散性,又可以预测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性。通过利用2005—2014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人口流动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2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3中国区域经济具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这意味着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相矛盾,从而产生"人口流动-经济增长收敛谜题"。"收敛谜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政策效应、追赶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收入转移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收敛谜题"告诉我们,要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差距扩大的矛盾,发挥新古典经济收敛机制和内生经济收敛机制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国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解决好就业市场体制问题和流动人口福利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9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要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在传统扶贫政策的效力日渐式微的情况下,我们亟需探讨扶贫政策的新方式,也需要更深入挖掘政策能有效作用于贫困人口的传导机制和途径。本文认为,邻里效应是一种通过影响贫困者行为进而影响贫困动态的传导机制之一。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2011年共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非线性的两阶段面板Probit模型,研究邻里效应作用下的人口流动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变迁。结论显示,邻里效应对个体的流动决策与贫困的动态变迁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力,即村中人口流动状况对个体决定是否流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只有当村流动人口比例超过某个临界值时,个体才会选择流出,且人口流动会降低贫困发生的可能性。村级或家户的贫困程度越高,个体流出的可能性越低。进而,邻里效应传导作用下的低人口流动和高贫困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地区贫困的持久性与贫困聚集现象。因此,政府在实施传统扶贫政策时,需要充分利用邻里效应的作用,将贫困者行为选择纳入到一个正向的循环加强机制中,使得个体走出持久性贫困和地区跳出贫困陷阱。  相似文献   
978.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污染行为为起点,通过比较居民与政府目标函数,首先从理论上做出判断,城镇人口数量增加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均会导致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增长,从而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随后,进一步采取Panel data的分析方法,以我国200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角度对我国城镇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与城市环境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数量分别与城镇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间存在着长期正向协整关系,即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增长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存在着内在必然性;另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自发增长对平均增长的偏离逐年下降,可见,存在政策、制度、行为等外生因素抑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增长。最后,文章从生活垃圾控制和处理的角度,就改善我国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9.
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的人口发展现代化程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地监测和评估人口发展现代化程度,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探索和构建了人口发展程度综合评价模型。针对人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建立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的综合评判模型。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总量、人口结构等5个方面因素构建人口综合发展现代化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借助于正态云模型定量描述单指标条件下待评价我国人口发展的等级。云模型是表示某个定性概念与定量表示之间不确定性转换的模型,它将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结合在一起,对解决不确定性问题具有很强的鲁棒性。采用云模型理论实现评语与评估指标值之间的不确定映射,保留了评估过程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最后,以2000-2009年我国10年人口发展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2009年全国和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综合发展截面数据为例,对人口发展现代化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传统的模糊综合法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980.
在传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的基础上,把河南焦作地区设为研究区域,依据耕地资源、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的历史状况,运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研究区域未来30年不同情景下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可能变化过程进行了多情景模拟分析。研究表明: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以何种发展情景及人口消费水平,焦作地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均为富载状态,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②本区域在理想情景与适中情景发展模式下,耕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均能超过现在的承载能力;③从模拟结果看,理想情景为最优方案,但考虑到研究区域的现状发展水平,适中情景发展模式可能更具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