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763篇
安全科学   388篇
废物处理   177篇
环保管理   213篇
综合类   1567篇
基础理论   403篇
污染及防治   276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对湖北省应城市盐化工业区进行了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矿山生态地球化学预警、预测,结果表明:在采卤区主要是土壤盐化,Cl在黄棕壤地区往土壤深部富集,在底土层达到最高;开采区已形成重度盐化土壤区6.5 km<'2>、盐类物质重度污染水体区44.6 km<'2>;在盐化工业区和城区除土壤盐化外,还存在Cd、Hg、Pb等重金...  相似文献   
982.
针对鲁宁线和中洛线原油加热炉炉管穿孔现象,对加热炉积灰成分、性质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效的高压蒸汽清灰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提高炉管换热效率、减少炉管的腐蚀,确保加热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83.
日军二战期间在中国遗弃(留)了大量化学武器,随着埋藏时间的推移,化学武器的弹体腐蚀程度越来越严重,毒气和毒剂泄漏的几率不断增加,因此而造成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进而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甚至突发性人员伤亡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加大。本文提出利用低空热红外遥感与三维高密度电法、三维地质雷达等浅层高精度综合物探方法、结合小口径探孔取样...  相似文献   
984.
介绍了目前国内实施GHS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法规)的特点及其与GHS的异同,为我国实施GHS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5.
汽车发动机超声清洗废水中含有有机油、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呈黑色,COD较高,较难处理。本实验采用化学絮凝法对其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2~8.2范围内,向样品中投入PAC400 mg/L,PAM50 mg/L,氯化钙200 mg/L时,处理效果明显,COD去除率达到96.7%。  相似文献   
986.
PAC强化“水解酸化+CAST”工艺处理混合化工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强化"水解酸化+CAST"工艺对混合化工废水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AC强化"水解酸化+CAST"工艺对进水中COD、难降解COD、BOD5、NH3-N和TP等参数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2.8%、52.8%、95.8%、88.8%和94.2%,实际出水水质有了很明显提高。PAC与活性污泥法耦合处理废水,PAC在产生吸附作用的同时,具有与生物协同的降解作用。通过改变PAC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量试验,出于经济方面考虑,在保证出水水质指标达标的前提下,确定2~3天为一个比较合理的PAC投加周期。  相似文献   
987.
为充分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的水体特征,通过科学选取新区内某化工园区综合废水中的水质监测指标,借助GCMS和毒性分析技术,得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出具有类似产业布局的多废水来源的化工园区废水水质特征,为完善同类型废水可生化性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且便于后续废水处理工艺的达标化设计。  相似文献   
988.
于2010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及细粒子化学组分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获得了秋季大气灰霾和沙尘等典型污染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特性.观测结果显示,在大气灰霾污染过程中PM10和PM2.5的日均最高浓度分别达到216~293 μg·m-3和130~204 μg·m-3,PM2.5/PM10的比值在65%以上,总的可溶性无机离子(TWSII)占PM2.5质量浓度的50%以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总和占25%~30%.二次可溶性离子(SO42-, NO3-, NH4+)占TWSII的83.3%~87.5%,OC/EC的比值在5左右,表明在灰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组分对PM2.5的贡献较大;沙尘天气以粗粒子污染为主,TWSII、OC和EC分别仅占PM2.5质量浓度的27.2%、13.4%和2.0%,二次可溶性离子(SO42-, NO3-, NH4+)占TWSII的55.7%,Ca2+、Mg2+等地壳组分的比例较灰霾天气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还显示,SO42-和NO3-等二次离子组分的生成与颗粒物中硫与氮的氧化速率有关,在大气灰霾过程中硫转化率(SOR)和氮转化率(NOR)值较高,分别为0.24±0.10和0.15±0.06,说明SO2通过二次反应生成SO42-的能力较强,在污染的环境下高浓度的NO2更有利于向NO3-转化.  相似文献   
989.
Ambient coarse particles (diameter 1.8-10 μm), fine particles (diameter 0.1-1.8 μm), and ultrafine particles (diameter < 0.1 μm)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city of Shanghai were sampled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8 (from Aug 27 to Sep 08). Mic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upl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SEM/EDX). Mass concentrations of Si, P, S, Cl, K, Ca, Ti, V, Cr, Mn, Fe, Ni, Cu, Zn, As, Se, Br, Rb, Sr, and Pb in the size-resolved particles were quantified by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SRXRF).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an enrichment factor metho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coarse particles, fine particles and ultrafine particles in the summer air were 9.38 ± 2.18, 8.82 ± 3.52, and 2.02 ± 0.41 μg/m3, respectively. The mass percentage of the fine particles accounted for 51.47% in the total mass of PM10, indicating that fine particles are the major component in the Shanghai ambient particles. SEM/EDX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arse particles were dominated by minerals, fine particles by soot aggregates and fly ashes, and ultrafine particles by soot particles and unidentified particles. SRXRF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rustal element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oarse particles, while heavy metals were in higher proportions in the fine particles. Source apportionment revealed that Si, K, Ca, Fe, Mn, Rb, and Sr were from crustal sources, and S, Cl, Cu, Zn, As, Se, Br, and Pb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Levels of P, V, Cr, and Ni in particles might be contributed from multi-sources, and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90.
芦苇湿地系统对鸭粪废水中COD的模拟去除及纳污量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状芦苇土柱灌溉鸭粪废水的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芦苇湿地系统对鸭粪废水中COD的净化规律,并估算了芦苇湿地系统对COD的最大纳污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养鸭废水对芦苇的生物量影响不同,低、中、高浓度处理下芦苇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6.1%、24.4%、24.3%;不同时期湿地系统对COD的净化效果不同,生长期要明显好于抽穗期和开花期;同一时期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芦苇湿地系统对COD的净化效果亦存在明显差异,高浓度处理下湿地系统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低浓度和中浓度处理.芦苇湿地系统对鸭粪废水中COD的净化可以用指数方程表示,而且在相同进水浓度下,降解常数(k)与温度成线性关系.高浓度处理条件下,估算出白洋淀芦苇湿地系统对COD的最大纳污量约为26629t·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