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01.
为探究循环荷载下砂岩试件的变形损伤特性,开展3种不同幅值下的循环加卸载试验,分析应力比对砂岩变形损伤与能量耗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应力比越大,相邻加载段应变差越大,部分高应力下不可恢复的变形在低应力时有所恢复;当应力比为0.50和0.67时,各循环泊松比相差不大,介于0.231~0.247之间,而当应力比为0.88时,泊松比随循环数有增加趋势;应力比越大耗散能占比越大,试件吸收并转化为用于自身损伤的能量越大。高应力循环荷载下试件损伤逐渐积累,在衡量试件损伤变化时采用的耗散能只考虑了轴向残余应变与应力,忽略了径向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A bench-scale reactor(72 L) red with domestic sewage, was operated more than 3 months with three operation modes: traditional mode, modified mode and real-time control mode, so a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the operation mode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to develop a feasible control strategy. Results obtained from fixed-time control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variations of the pH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 profiles can repres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and the cycle sequences can be controlled and optimized by the control points on the pH and ORP profiles. A control strategy was, therefo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real-time control mod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de, the total nitrogen(TN) removal can be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6% in modified mode and a mean TN removal of 92% was achieved in real-time control mode. Moreover, approximately 12.5% aeration energy was saved in real- time control mod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nitrogen removal was enhanced in modified operation mode. Moreover, the real-time control made it possible to optimize process operation and save aeration energy.  相似文献   
103.
进行了集镇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调试实验研究,实际调控结果表明,采用控制温度、溶解氧、沉降比、污泥指数、生物相的变化,运行周期4.5h,沉降比35%,污泥龄15d,生物区溶解氧31mg/L,实现生物菌种培养与驯化最佳条件,污泥浓度可达到2000mg/L,生物相基本稳定,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各项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104.
硝化棉废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凝+两段活性污泥法对硝化棉废水处理工程运行效果的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的运行方式所产生的运行效果,寻求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结果表明:当水温在18℃以上时,只采用两段生化(低氧-好氧)处理即可使出水COD、BOD5、SS等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标准,仅出水色度稍高;而当水温T<18℃时,经过两段生化处理后废水COD在300mg/L以上,需要启动物化处理单元,在生化处理前或后增加一级混凝沉淀处理,处理出水均可达到二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5.
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展梅 《生态环境》2005,14(3):449-450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应当由原来的企业经济系统管理向企业生态与经济的复合系统管理转变,实行企业循环经济管理;企业应当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总体的创新、开发和经营的战略中去,建立“绿色技术”体系和“绿色营销”体系,实行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06.
A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possible organic pollutants such as diol and phenolic compounds in water was studied using ferroceneboronic acid (FBA) as a redox-active marker. A cyclic voltammogram of FBA exhibited a pair of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peaks at 230 and 170 mV at pH 7.0, respectively, while another pair of redox peaks was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diol or phenolic compounds tested. The results were rationalized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boronate esters of FBA with the added compounds. The changes in the redox peak currents were dependen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dditives, suggesting a usefulness of FBA in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in water.  相似文献   
107.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及其危害,估算了我国近10a的建筑垃圾年产量,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8.
虚拟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的基于循环经济的大循环生态工业组织形式,是生态工业园区在地理位置上的拓展。综合可支撑和应用于虚拟生态工业园的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地区构建虚拟生态工业园的基地、产业链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虚拟生态工业园的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109.
恒电流下电生成活性氯降解活性艳红K-2BP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Pt片作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NaCl为支持电解质,研究了活性艳红K-2BP的电化学脱色降解行为。通过循环伏安法与整体电解获得其电化学反应特性,经调控溶液的性质考察了不同体系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6、NaCl浓度为0.2mol/L、电流密度为60mA/cm2和室温条件下,30mg/L的活性艳红K-2BP经电化学降解1h,脱色率可达94.4%。pH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率影响较大,初始pH越小,脱色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0.
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水循环经济性差、水资源供需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加强在城市水资源调控管理及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在水资源紧缺、城市发展规模扩大的新形势下,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分析城市水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评述研究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对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构建模式及保障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